上海救援队出发赴缅甸,记者连线重灾区华文学校校长和中国商人
2025-03-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剪辑 受访者/图、视频

3月29日一整天,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理事长徐俊忙得团团转,他和队员们在紧急办理前往缅甸的护照,打包各种物资。今晚9点,首批10名队员出发前往缅甸。其中,2004年出生的陈炳安是年龄最小的队员。

而在缅甸仰光,缅甸中国云南商会秘书长张郦正在焦急地等待多支中国救援队的到来,她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此次强震曼德勒受灾严重,许多房屋损毁、倒塌。目前已有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当地,与他们汇合。

上海救援队今晚集结出发赴缅甸,最小的队员是2004年出生的

缅甸地震发生后,3月28日,徐俊收到了来自缅甸中国云南商会的一封邀请函,里面写道,“缅甸曼德勒3月28日北京时间14时20分(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多处房屋倒塌,人员被困倒塌废墟下面,道路断裂,机场已无法正常运行。目前曼德勒天气炎热高达40多摄氏度,尤其是当地有众多华人华侨和中国企业陷入危难之中。急需各方面的支援。据了解,上海三栖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具备地震救援能力。现恳请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支援。”

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徐俊就集结了侦测搜索分队的一个班10人。徐俊告诉记者,此次出发的10名队员中,有数位是90后、00后的年轻队员,有三分之一是老队员,有土耳其地震国际救援搜寻活体和幸存者的经验。其中有2位是ERE应急救援专家系统的教官,此行所有的队员均经过专业培训。

今天一天,队员们在加紧整理装备,包括生活物资、救援物资、单兵物资,目前已经集中打包托运。其中,蛇眼探测仪、声波探测仪、红外探测仪、手动破拆装备、电力装备等都属于当地稀缺的救援设备。

徐俊透露说,他们预计在缅甸会待7天,因为抢救的黄金周期是5-7天。“地震发生后,大规模的道路遭到破坏,到处是危桥,需要靠越野性能强的车突破。本来我们是可以直飞曼德勒机场,但因为该机场眼下无法停机,只能先到仰光与缅甸中国云南商会汇合,再由保障车队将队员们转运到曼德勒重灾区。之后主要开展前期坍塌建筑内的活体搜索任务。”

今晚9点,首批队员分别从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还有其他城市的机场出发,所有队员将先到广州集合。

其中,2004年出生的陈炳安是一名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10月底台风康妮席卷上海后火速加入队伍的。此次出征是自己首次参加国际救援,有点紧张,将努力参与搜救工作。

连线缅甸地震重灾区中国人:地震时都站不稳,现在只能睡露天

此次缅甸强震的重灾区位于曼德勒省和实皆省。今晚,记者连线到了位于实皆省的1994年出生的中国商人杨先生,他已经和70多名湖南老乡在当地做了5年翡翠生意,每年有10个月左右的时间都待在缅甸。

杨先生透露说,马上将迎来缅甸的泼水节。原本,他和老乡们打算于4月2日回国过清明节。没想到会发生那么大震级的地震。“3月28日是缅甸的拜佛节,全国放假,市场关门,我们所有人都在住宿的酒店午休。比较幸运的是地震发生时正好是白天。当时我在睡梦中被像打雷的声音惊醒,发现墙面垮掉了,窗户也变形了。当时一共震了两次,第一次震的时间比较长,估摸着约有2分钟,因为摇晃得太厉害,人都几乎站不起来,只能凭意志力拼命往外跑。惊魂未定,没想到第二次震得更厉害了。”

杨先生和老乡们住在一个三层高的酒店,一到三层都有亲戚朋友。杨先生告诉记者,酒店是去年刚建的,比较结实,尽管房屋很多地方破损厉害,但并没有完全倒塌。但在逃命的过程中,有两位老乡一个被掉落的墙砖砸伤了,一个因为剧烈摇晃站不稳摔伤了,所幸都是轻微伤,没有性命之虞。

地震发生后,所有人都跑到酒店外面的广场。这两天,大家就在广场上吃饭睡觉,哪都去不了。杨先生称,即便没有地震的情况下,缅甸也处于长期停电的状态,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供电时间。因此人均常备三四个充电宝。所以目前手机还能使用。

记者又连线到了位于重灾区曼德勒的缅甸云华师范学院校长杨周。

缅甸云华师范学院是一所由曼德勒云南同乡会创办的华文学校,主要就读的是华人华侨的孩子,还有一部分缅甸当地人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专都有开班。学校的华文班有3000多名学生,缅文班则有100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缅文班放假。学校又分为全日制和早晚制班,地震时学校约有五六百名全日制学生。

回顾昨天的经历,杨周还是觉得有点后怕。“地震时,我和太太在宿舍准备午休,突然房间摇晃得非常厉害,我俩赶紧起来艰难地走到卫生间的位置避险。房间里的柜子、桌上的东西、铝扣板一应倒下。我们的房间位于两栋楼的连接处,可以看到石灰粉纷纷掉落。”

地震发生时,教室里有十几个班在上课。杨校长心焦不已,待第一波地震过去。他赶紧往楼下跑,通过学校广播系统指挥老师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分散到操场的空地上,由老师清点学生情况,看是否有受伤或被困在房间里的情况。

“待震感过去,我们去实勘的时候发现,房间墙壁开裂得非常厉害,很多非承重墙都倒了,承重墙也开裂得很严重。万幸的是,教学楼质量比较好,没有完全倒塌。部分学生也只是轻微擦伤。”杨校长介绍说,由于灾情严重,短期内没法复学。有的老师家属到现在还被困着,还有学生家里被震塌了。短时间内恢复不了。

“当地大型救援机械比较少,专业的救援人员也很少。路况也不太好。情况非常糟糕。作为学校,只能确保在校师生留在空地上,远离建筑物,尽可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就怕这两天有余震,造成二次伤害。当地的电力资源非常紧张,我们只能自己发电供食堂和用水所用。”杨校长透露说。

商会:正在紧急联络国内的救援队伍

今天下午,记者连线到缅甸中国云南商会秘书长张郦,她表示,目前她所在的仰光情况还好,昨天中午地震发生时头晕眼花。但商会位于曼德勒的办事处受损严重。不少酒店、寺庙、桥、房屋等倒塌,道路裂开,无法正常行驶。“本地救援力量不够,我们联络了国内的救援队过来援助。浙江的队伍预计今晚到,云南的一早已经到了。上海的预计明天可以抵达。”

记者又联系到了缅甸(中国)云南商会执行会长、曼德勒总领馆协助与保护志愿者杨兴继,地震发生时他恰好在国内。“看到缅甸发生地震时,我第一反应情况应该不严重。当地属于轻微的地震带,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两次震级二三级的地震。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想到看新闻说这是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杨兴继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和商会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群内询问了商会成员们的安全情况。大家都回复得很慢。待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后,商会立即召开了小型会议,第一时间联系国内的救援队。“我们商会共有30多家成员公司,目前暂时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但办公室、建筑物等受损严重,需要开展震后重建。”

根据截稿消息,该商会已经组织一支由20人组成的先行队伍前往重灾区,预计明天中午能抵达现场。由商会邀请的救援队也已经陆续到达缅甸,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今天晚上会连夜出发前往曼德勒灾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剪辑 受访者/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