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申城建设者,高校师生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登“上海之春”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多部来自上海高校的师生作品登上舞台,他们在专业实践中成长,也将艺术献给人民。4月2日晚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灯火辉煌,由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携手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共同精心打造的原创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在此首演,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上海城市发展与人文精神的艺术之旅。
《星芒初绽》《光启征程》《光耀繁华》《光梦未来》四个篇章中,光影舞蹈诗剧如诗如画勾勒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卷轴。舞剧开场,一位神秘的“光韵使者”翩然登台,带领着众多“追光者”开启逐梦之旅——挑泥工、纺织工、白领、小哥、洋山港守岛人、大飞机工程师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城市建设者渐次亮相,用力度与激情呈现在时代浪潮中奋楫扬帆的动人姿态,也让观众感受着无限可能与希望。
舞剧总导演、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表演学院院长曲慧佳说:“我们没有刻意塑造单一的英雄人物作为主角,因为上海是一座‘人民城市’,秉持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这部作品着力塑造上海建设者、创业者的群像,就是希望向每一位为上海发展贡献力量的平凡追光者致敬,同时激励新一代传承和发扬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与人文情怀。”
在艺术呈现上,《上海之光》最大的亮点在于舞蹈与光影的巧妙互动。舞美总监、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舞美及灯光专业带头人孔庆尧介绍,通过运用先进的投影技术,结合精心设计的灯光效果,营造出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舞台空间,以此展现上海的历史变迁。相较于传统的实景舞台,这种写意的光影呈现方式更能凸显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节奏感和氛围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现场,舞蹈诗剧由108位来自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倾力演绎,他们分别来自中国舞、国际舞、街舞等不同专业领域。扮演“光韵使者”的表演学院应届毕业生王茜睿说:“我演的角色其实很抽象,是贯穿了上海改革发展的一道光。我要用身体诠释三种光的语言,红色文化的炽热是利落的折线动作,海派文化的包容是太极的圆融轨迹,江南文化的温柔藏在指尖的婉转里,还要与多媒体光影达成高度默契。”
今年正逢舞蹈系建系20周年,也是王茜睿的毕业季,谢幕时,王茜睿看到台下为演员们热烈鼓掌的老师前辈,突然觉得年轻一代何其幸运。“听老师们说,20年前,他们在作品中用抖动的红绸子模拟日出时的霞光,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电脑编程控制灯光,用全息投影在舞台上造银河。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年轻舞者,我希望自己继续努力,让功底更扎实,也要接轨时代的发展。”
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辛丽丽说,舞剧《上海之光》为“上海之春”增添光彩,助力培养中国舞蹈新生力量。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对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激励着新一代传承和发扬上海的创新精神与人文情怀。未来,学校也将进一步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路径,创新驱动艺术创作与教学模式变革,源源不断为文化艺术领域输送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