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实干家|超声医生刘岚:为海岛医疗点亮精准之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清晨七点半,崇明岛在潮声中渐渐苏醒,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超声诊断科的诊室前早已排起了长队。“刘主任,今天您可一定要帮我看看这个结节啊!”70岁的王阿婆紧紧攥着检查单挤到诊室门口。诊室内,刘岚正盯着显示屏上的动态影像,手中的探头在患者腹部缓缓移动:“别担心,我们慢慢看。”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让患者们焦虑的情绪瞬间得到了缓解。
这已是刘岚扎根崇明的第13个年头。作为崇明区超声医学专业的带头人,她牵头开展6项区域首创超声新技术,为基层社区培养了17名新超声医师,补上了基层社区专业人员无人可招的短板。数字背后,是这位超声诊断科主任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的海岛医疗网络。
◆ 在“温和”影像中揪出隐匿危机 ◆
在刘岚工作所在的诊室墙上挂满了层层叠叠的锦旗,每一面都承载着患者的感激,其中“医术精湛”格外醒目,那是患者对她精准诊断的最高赞誉。
“刘主任,多亏了您,让我少挨了一刀!”2023年冬天,88岁的杨阿姨带着女儿跨越长江隧道,将一面崭新的锦旗送到了超声诊断科。
时间回溯到三个月前,外科主任焦急的会诊电话打给了刘岚:“患者腹痛剧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其他影像资料疑似肠肿瘤,打算进行剖腹探查,但患者坚决不同意,请你们超声再帮忙会诊一下!”
面对一帧帧跳动的图像,刘岚逐一收集细微的声学特征,迅速整理诊断思路。凭借超声影像特征结合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她认为杨阿姨是右侧附件区炎症,与回盲部粘连形成炎性包块,进而导致局部肠管梗阻,这个炎性包块形似肿瘤样病变,所以其他影像学才会考虑肿瘤病变。她建议临床医生继续采取抗炎对症治疗,并依据实践经验,提出灌肠给药治疗的方法。果不其然,病人的疼痛症状很快减轻,肠梗阻奇迹般地得到了缓解。经过持续治疗,炎症包块逐渐缩小,直至一个月后完全康复,成功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手术。
“超声医生的眼睛要像探照灯,穿透重重迷雾,既要顾全大局,又要抓住关键细节。”曾经有一位乳腺癌患者,乳腺结节形态看似“温和”,多次随访变化不大,因此一直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她挂了刘岚的专家门诊,希望能明确诊断。刘岚从那看似“温和”的影像特征中发现了一丝异样,结合其他影像依据,果断判断此结节存在恶性风险,建议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结果显示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局部导管上皮有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期病变。还有一例被误诊为腹壁肿瘤复发的病例,刘岚经过反复扫查,发现其实是补片撕裂引发的炎性假瘤。
在诊室外的候诊区,患者们自发分享着“挂号经”:“找刘主任看病,一定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带齐所有病史资料,二是要备好耐心。她给每位患者检查至少20分钟,看她的门诊,可千万别着急。”
◆ “愿为良师”,培育海岛超声新生力量 ◆
超声医生一直是医疗行业内的紧缺人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检查凭借无创、项目覆盖广、医疗信息丰富、结果即检即出等优势,成为最常用、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也是社区全科医生最为依赖的辅助诊断手段。
随着民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任度的提升、就医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老年人口健康普查工作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超声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社区超声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却十分突出,崇明区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情况更为严峻,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迫在眉睫。
2019年,5G新业态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转机。其专业特性与崇明区地广、专业机构分布疏散的情况相契合,也满足了超声专业的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单位的技术优势,刘岚在区卫健委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创建了5G超声远程诊断培训中心,搭建起崇明区中心医院与社区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的母板,为未来实现区域内远程网络医疗和远程专业教育培训奠定了基础,并于同年开班招收学员,着手为社区培养新的超声医生。
刘岚充分利用医院患者量大、学科病例丰富以及自身专业经验深厚、学科内有高职医师协助的优势,开展了社区新超声医师导师制培养计划。她如同一位耐心的工匠,手把手地教导社区医生。从开始学、怎么学,到教学内容的穿插安排,刘岚都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设计。
于是,一套科学的社区学员规范化培训路径应运而生:一阶段的观摩熏陶、二阶段的报告融入、三阶段的体模训练、四阶段的理论导入。环环相扣,让一个个社区“小白”从第一天的懵懂,到毕业时的胸有成竹。至今已为社区培养了17名新超声医生,覆盖13个社区,补上了社区超声医生无人可招的短板,结束了崇明区社区超声专业不能全覆盖的历史。
◆ “愿为良将”,带队筑牢超声医疗防线 ◆
“有刘主任在”,这简单的几个字,是团队成员心底最坚实的信任,也是他们的底气。无论是疑难病例会诊,还是突发事件应对,抑或是同事在凌晨因生病无法承担夜急诊工作,刘岚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句“有刘主任在”,赋予了学科同伴们自信与力量。
在刘岚的带领下,科室推行了“病种分时段就诊”模式,将日均接诊能力从500人提升至700人。她注重培养年轻人,主动为他们分担工作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又像坚实的后盾一样,给予年轻人充分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放手去干。对于从未尝试过的工作,刘岚会耐心地手把手教他们入门;当年轻人遇到困难时,她会帮助分析原因,指导注意事项,让他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敢于担当的专业人才。
在刘岚的引领下,超声学科成为医院的先进科室、崇明区巾帼文明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上海市模范集体,成为崇明中心医院、崇明区卫生行业一面鲜红的旗帜。
34年从医生涯,她始终牢记最初的心愿:“做一名好的超声医生,为患者擎起迷茫求医路上一盏明灯,既能照见病灶,更要温暖人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