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数字人分身”等创新服务,沪上首家生命文化主题AI书院诞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4月12日,沪上首家以生命文化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主题书院——牧云记书院正式开业。坐落于上海黑石公寓,以“牧心成文、观云成册、刻记永恒”为核心理念,通过书籍、音乐、科技与人文的跨界融合,开启了一场关于生命觉醒与文化传承的深度探索。
今天,在书院里举办了陈歌辛人生读书会,并发布了首款“太空记忆封装”文创产品。同时,上海市心理学会和徐汇区心理协会生命教育研训实践基地在牧云记书院共同揭牌。
生命文化+AI:跨越时空的音乐文化特展
据介绍,牧云记书院以“生命觉醒”“存在探索”“心灵疗愈”三大领域为核心,精选传记、文学、哲学与心理学著作,构建起独特的生命文化知识体系。
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书院推出“数字人分身”“AI定制书单”“口述历史回忆录”等创新服务,将人文价值与科技力量有效衔接。例如,AI算法可解析用户阅读偏好,生成个性化生命书单;虚拟互动技术则让读者“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上海牧云记文化科技总经理李经衡表示:“AI不是替代,而是人文价值的放大器。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让每个家庭的故事成为永恒的精神图腾。”
李经衡据介绍说,这个以生命文化为主题的书店,让每个人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大多数人从未被人看见,一辈子没留下过公众影像。但他们的需求是存在的。所以未来我们会提供一些服务,将个人的故事保留下来,比如做成纪录片,写成传记等。”
记者看到,在书院一角,还呈现了一批上海近现代音乐史珍贵文物,展陈了丁善德、王云阶两位音乐大师的创作手稿,以及“中国之莺”周小燕生前出席重要场合所穿的中式外套,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艺术温度。
多维文化现场:从人生读书会到太空纪念
现场,以“时空回响剧场”为创意主线,联动黑石公寓历史建筑与上海音乐学院资源,打造“可听、可视、可交互”的文化体验。上午,牧云记书院举办了陈歌辛人生读书会,通过音乐演出与专家对谈,再现海派文化的百年基因,打造沉浸式文化记忆现场,带领公众深入1940年代的文化肌理。
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先驱”“海派流行音乐之父”,陈歌辛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不仅成为中国首支被翻唱至百老汇的歌曲,其作品中暗藏的时代密码更值得深挖——从《恭喜恭喜》的抗战胜利隐喻,到《苏州河边》的海派文化基因,“这不仅是怀旧,更是对城市文化DNA的唤醒。”
同时,牧云记书院还携手航天企业,发布了首款“太空记忆封装”文创产品——“星念”,可将家庭故事送入宇宙,寓意生命记忆的永恒传承。此外,书院还推出STORYWALK故事漫步、光影人生沉浸剧场等特色项目,让文化体验突破物理界限。
社会化意义:激活家庭记忆 构建和谐生态
牧云记不仅是一家书院,更是一座“生命资产的价值发掘地”。它通过“家庭回忆录”“家谱修缮”“家风传承”等项目,引导公众重新审视家族历史与个体生命的意义。李经衡表示:“祖母的木箱、父亲的工作证等这些老物件承载的家风、精神,远比物质财富更珍贵。”书院还联合心理咨询师开展“OH卡自我探索”等活动,帮助现代人缓解心理焦虑,重塑生命价值观。
在社会层面,该书院还致力于推动包容性文化的发展。其通过“生命文化课”和“音乐疗愈项目”等公益活动,呼吁公众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环境,更以文化为纽带,连接个体、家庭与社会,助力构建和谐共生的文明生态。
当天,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团队也来到现场。学院表示希望未来将生命教育和读书结合,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名人的生平事迹,引发更多对生命的思考。此外,牧云记书院还得到上海志愿者协会的认可,后期双方将合作挂牌共建志愿服务基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