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会拍摄也会写作,摄影师的幸福感来自对故事的发掘
2025-04-14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一个摄影师幸福感哪里来,除了拍到一些好的照片,还要通过照片来挖掘一些故事。”著名摄影师兼作家丹孃4月13日作客行知读书会时对读者说。她的图文并茂的新作《名人侧影》最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在读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两个身份融于丹孃一身。她是一名摄影师,是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女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她又是一位作家,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这两个身份让丹孃既擅长拍摄,也擅长写作,使其“通过照片来发掘故事”的目标成为一种可能。

《名人侧影》凝聚了丹孃数十年的心血。书中收录的每一幅作品都记录着文艺界、体育界名人的珍贵瞬间,那些定格的画面背后,是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更是一段段值得珍藏的时代记忆。

用镜头和文字来记录名人的故事,这不仅仅靠的是“抓拍”,更要有深入敏锐的洞察力,需要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读书会现场,丹孃与读者分享了拍摄费翔、张艺谋、巩俐等名人的故事。她回忆初见费翔时的场景,对方温文尔雅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她谈到张艺谋、巩俐与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拍摄花絮,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当年的片场。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明星们鲜为人知的一面,也体现了丹孃作为摄影师的敏锐观察力和专业素养。

当然,最让丹孃难忘的是拍摄和记录百米飞人博尔特的经历。当时,作为官方摄影师,她跟随博尔特在赛场奔跑,捕捉到了他那招牌式的“拉弓”动作,这张照片也成为了体育史上的经典瞬间。丹孃说,拍摄博尔特是她摄影生涯的里程碑,她感慨道:“摄影就是最崇高的目标,没有性别的区别。”

在与读者分享时,她强调用光的重要性:“光是摄影的生命。光用得好,照片拍得好。”她还鼓励大家拍照时要注重内心的感受,“旅游摄影不是为拍照而拍照,而是拍下你内心的感觉。我们对成功的照片,并不是有很多的规矩,只要是美的,吸引你的,就是好照片。”

“一个摄影师幸福感哪里来,除了拍到一些好的照片,还要通过照片来挖掘一些故事。”正如丹孃所说,这场分享会不仅让读者看到了镜头下的名人风采,更让我们感受到摄影艺术记录时代、传递情感的力量。那些被定格的珍贵时刻,将成为永恒的记忆,继续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名人侧影》一书共选用了30篇文章,这些文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丹孃当初采访这些明星时所经历的故事。丹孃告诉记者:“书里的照片未必张张都精彩,但书里的故事都是我亲身经历写成的,我相信真实的力量,用真情实感去打动我的读者。”

作为北上海地区最重要的读书会,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