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青年有为!申城高校纷纷为此事打造“金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刘晶晶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申城高校纷纷行动起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宣讲团,华东理工大学已就“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创新设计,正式拉开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专题教学的帷幕,上海开放大学则正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融入网络、社区和家庭。
上海交通大学 成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宣讲团
国家安全,青年有为!4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宣讲团在徐汇校区成立。宣讲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学科优势资源,遴选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背景多元的本硕博学生骨干,构建“师生协同、双轨运行”的组织架构。
宣讲团团长、上海交通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陈雷自身还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重返校园后,他一直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学知识,讲好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故事,“希望为全社会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和思想,汇聚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记者获悉,宣讲团紧密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五个统筹”“十个坚持”的核心要义,围绕政治、经济、国土安全等20大重点领域开发12门精品课程。后续计划深入大中小学、社区及企事业单位,通过“集中宣讲、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三位一体的模式开展宣讲活动,同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的育人体系,助力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
现场,宣讲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本科生杜佳欣禹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题开展主题宣讲。她以“一粒玉米种子”为切入点,以“小切口”解析“大主题”,通过农业安全这一独特视角,生动揭示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隐形战场”,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堂深入浅出的国家安全宣讲。
当日,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并进行了首场理论授课。课程紧密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系统阐释国家安全五大要素、五大统筹的战略内涵,结合人工智能安全、海外利益保护、科技数据风险等前沿领域案例,通过视频资料与情景模拟生动解析非传统安全挑战。
彭勃表示,该课程是落实教育部“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要求的重要举措,依托交大国家安全研究院的跨学科优势,将构建覆盖20个重点领域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国家安全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 打造特色国家安全教育课堂
在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专题教学的帷幕已正式拉开,通过创新课程设计、整合优质师资、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师生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
“这堂课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重新认识文化与国家关系的大门;如一台天平,让我更读懂文化安全的分量。”在听完“文化安全”专题课后,华东理工大学 2024级经济类 2401班学生吴子涵感慨地说。4月10日,校党委副书记宋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文化安全”为题,面向师生深刻阐释新时代文化安全的战略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在文明交融中要始终坚守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时代使命。
4月11日,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系统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与重点领域,解读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意义,强调在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中需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辨识力与责任担当。
为高质量开好“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华东理工大学成立由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担任组长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团队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教学痛点,顶层设计“价值、知识、能力、思维”4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创新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线下安全教育讲座、线上安全教育专题、安全教育实践三个板块。“线上安全教育专题”涵盖“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14 个章节;“安全教育实践”板块要求学生围绕安全主题开展“基地考察、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安全宣讲”等实践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案例教学和实践指导。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课程面向全校整合优质力量。校领导讲授绪论、文化安全;学校优势学科领域专家负责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等;有驻外工作经历的部门负责人讲解海外利益安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主讲经济安全。团队教师均具备丰富教学科研经验,多人主持国家重点课题,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以往我只关注物流的运输效率、仓储管理等方面,却忽视了背后的网络安全隐患。绪论课上,老师指出物流网络包含海量信息,从客户个人资料到货物运输轨迹,一旦遭遇网络攻击,后果不堪设想。”物流220班的王涵之同学说,这堂课使她意识到,保障物流网络安全,就是守护国家经济秩序稳定,维护民众生活安宁。
据悉,“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依托“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开展。同时,学校还利用上海市丰富的产教资源,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上海开放大学 国安教育社区宣讲员亮相
4月13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上海实践宣讲会暨社区(企业)宣讲团成立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现场,由上海开放大学和市总工会牵头组建的上海国家安全教育社区(企业)宣讲团正式成立。其中,上海开放大学和市总工会分别从全市各社区学院、各级工会组织遴选产生53名社区宣讲员和26名企业宣讲员。
在宣讲会上,来自上海社区、企业以及专家宣讲团的6位代表作了深入浅出的宣传讲解。这不仅是一场干货满满的宣讲展示,也是一次生动精彩的经验分享,进一步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向基层延伸,营造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宣讲会现场,台下很多是上海国家安全教育社区(企业)宣讲团的成员。
如何面向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讲活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讲好国家安全故事,6位代表的经验分享和深度思考让参会者获益良多。其中,作为53名社区宣讲员的代表,上海开放大学宝山区社区学院副院长浦毅华和杨浦区社区学院社教部主任焦洁的现场分享,不仅呈现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深入上海各社区的生动实践,也为其他宣讲员提供了有益借鉴。
“做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社区宣讲工作,要善用群众语言、善用生活案例、构建教育共同体,凝聚委办局、居委、学校等各方力量,把优质国家安全教育资源送进社区,打通最后100米。”浦毅华说。焦洁则聚焦“讲好国家安全的邻里故事”这一主题,介绍杨浦的探索实践。
据悉,上海开放大学充分发挥市、区、街镇、居(村)委学习点四级办学体系优势,从全市16个区的社区教育专业队伍中精心遴选、筹备组建了上海国家安全教育社区宣讲团。53名社区宣讲员主要由各社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骨干教师等构成。社区宣讲团将实现国家安全教育宣讲工作16个区全覆盖,有力提升社区群众国家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逐步构建起社区居民国家安全立体化、常态化宣传教育的体系和网络。
作为“功能性、平台型”新型高校,上海开放大学积极发挥自身功能与平台服务优势。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研究中心)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多样的活动,比如,依托黄浦、徐汇等社区积极组织特色化宣讲,结合上海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人文行走”等主题活动,深受居民欢迎。同时,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网络、进家庭。
东岸滨江成“课堂”
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在此上演
4月13日,浦东美术馆滨江广场化身“文化安全课堂”,以“传承·共鸣·守护”为主题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在此举行。此次活动以非遗文化为载体,通过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生动诠释了文化自信与国家安全之间的深度关联。
活动现场,来自上海市香山中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等院校百余名师生展示了版画、篆刻、葫芦画、彩陶雕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创作。一幅幅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精美作品,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安全理念巧妙融合;学生们还通过书法、扇面等形式呈现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用指尖传承守护文化根脉。
在互动体验区,AI绘画以水墨风格呈现出生态安全主题画作《山水情》,吸引观众驻足欣赏。画面逐渐显现的山水意境令人惊叹,展现了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在一旁的3D雕刻区,市民可参与制作带有国家安全卡通形象“黑猫警长”标识的文创产品,寓教于乐,在互动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创新采用‘传统+科技’双轨并行的方式,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坚定文化自信、守护文化安全的重申。”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国家安全知识答题、国家安全宣传手册发放等环节,进一步加深市民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据悉,在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浦东新区还将围绕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乡村)、进军营、进网络等“七进”活动,持续开展系列延伸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推动国家安全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助力“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与自觉行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