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抽屉协议”锁不住职业自由
2025-04-1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某教育机构以“教学稳定”为由,设置“要求新入职教师不得考编”条款的消息,当地教育局日前已查实,并责成该机构纠正了错误行为。自由选择职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无论是给用人合同打补丁来限制,还是利用教育情怀进行道德绑架,最终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教师有权参加公开招聘。据法律人士解析,即便教师在合同约定服务期选择考编,学校也只能追讨违约金,无权禁止考试。所谓“新入职教师不得考编”的要求,本身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属于见不得光的“抽屉协议”。据该机构的一位老师透露,学校还要求教师们在公务员考试当天“拍照打卡”,未响应者直接被认定为“违规参考”,不仅限制了员工的择业自由,更涉及侵犯个人隐私权。

教学稳定确实是教育机构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民办教育机构不得不面对教师流动性强带来的困扰。但将经营压力转嫁为对教师职业选择的限制,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解法,教育情怀不该异化为终身租赁协议,学生更不该成为道德绑架的人质。

当下,一些民办教育机构更愿意用强制规定、技术手段来留住教学人才,除了在用人合同中添加特殊条款之外,有些机构还在教师的校内网络端设置监控,例如有员工但凡瞄一眼公务员招考网站,系统的后台算法就会启动所谓“叛逃预警”,试图以此给教职员工的职业自由安上“电子牢笼”。且不说这些“抽屉协议”“预警系统”本身就是违规违法的侵权行为,这种强制的态度反而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潜能。

借用爱情剧中那句常见的台词“留得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貌合神离的用人关系,最终只会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教育机构要真正留住人心,靠的不是霸王条款,而是希望与尊严。理应通过优化薪酬体系、完善职称晋升通道、提供专业成长支持等方式,为教职员工打造良性的工作环境。有网友直言,“好学校靠吸引力留人,差学校才靠约束力拴人。”

教育行业始终强调尊师重道,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职业规划自由,加大对教职员工的关心关爱,才是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关键,也是对广大学生的负责之举。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