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偏爱科学新知与商业智慧,女生钟情艺术设计与异域文脉……这份阅读报告绘出“交大学子阅读画像”
2025-04-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专业阅读领域,师生人均每周下载论文7.76篇,下载量连续三年攀升的曲线,“学在交大”的学术精神正生动诠释;课外阅读方面,本科生以诗歌对话青春,研究生用社会纪实追问时代;男生偏爱科学新知与商业智慧,女生则钟情艺术设计与异域文脉……多元阅读选择,正构成大学校园里最动人的文化拼图。

“4·23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此为契机拉开全年阅读活动的序幕。最先公布的《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还首次呈现出“交大学生阅读画像”。

全方位呈现交大学子的阅读生活

自2013年起,交大图书馆每年都会发布交大人阅读报告,已连续13年。《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延续图解报告的形式,深度解读2024年交大学生阅读偏好,呈现交大学子生动鲜活的阅读画像,展示其情真意切的阅读感悟。

为全面了解学生阅读状况,图书馆还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了2024年度阅读情况调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广泛收集了学生们的阅读数据。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5242份。结合图书馆借阅和入馆数据进行分析,一份生动展现交大学子阅读特征的群体阅读画像得以呈现。

据统计,过去一年,每位同学平均阅读了20.6册图书,其中专业书籍13册,课外读物7.6册。学期内近六成同学每日坚持阅读1-4小时,甚至7.2%的同学日均阅读超过8小时,体现了交大学子的阅读热忱。

在专业阅读领域,师生人均每周下载论文7.76篇,下载量连续三年攀升的曲线,正是“学在交大”学术精神的生动诠释。此外,81%的学生称阅读范围不局限于本专业,还会涉猎其他学科领域。随着学业深入,学生专业阅读量拾级而上。

课外阅读方面,中外文学、历史文化等题材关注度最高,而不同群体更展现出独特的特性:本科生以诗歌对话青春,研究生用社会纪实追问时代;男生偏爱科学新知与商业智慧,女生则钟情艺术设计与异域文脉——多元的阅读选择,构成了交大校园最动人的文化拼图。

电子书和纸质书,你更爱哪一款?报告揭示,电子书的下载量高达228.8万次,是纸质书借阅量的17倍;全文期刊及会议录下载量连续五年攀升,突破4016万次,勾勒出交大人向学术高峰冲锋的轨迹。同时,学位论文下载量223.2万次,同比增长21.4%,也堪称是学术火种代际相传的明证。

“学霸”似乎更爱跑馆?2024年,全校人均入馆24天,而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人均入馆天数达到37天。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科获奖者人均入馆64天,其中一位同学更是以307天的纪录荣登“跑馆达人”。

人文学院卞同学以全年543本借阅量荣登榜首,远超去年349本的纪录,这可能意味着他平均每日都在与1.5本著作进行对话;而凯原法学院刘同学342天的在馆足迹,让他的身影深深印刻在图书馆智能门禁系统的记忆中。

学生荐读与借阅数据相映成趣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程金华介绍,此次报告还首次呈现出“双书单”。一份是来自图书馆客观的借阅数据,一份则是同学们发自肺腑的阅读推荐。

在“学生推荐书单”中,问卷调查“您最喜欢或者对您影响最大的书”,获得4341份学生有效反馈,反馈率82.8%。图书馆介绍,同学的热情反馈率本身就是一个宣言:在算法推荐的时代,交大人依然坚信文字的力量!学生推荐书单集中在文史哲经典。

而“学生借阅榜单”是统计自2024年图书馆借阅数据,这记录着另一种真实:在文学经典的身旁,《机器学习》的代码在流转,《数值分析》的公式在碰撞,《Python编程》的智慧在生长,《数据结构》的逻辑在延展。这些与计算机键盘声共振的代码之书,和《经济学原理》《数学分析》《传热学》共同构筑起交大特有的“硬核阅读风景”。

‌程金华说,这两份书单的“对话”正传递出我们既需要指引方向的经典星辰,也离不开夯实根基的专业炬火。

与此同时,同学们选书时的精神坐标同样值得品味。68.4%的同学追随内心主题的召唤,50.1%的同学倾听同窗的书语,42.4%的同学追逐作者的思维轨迹——这组数据勾勒出交大阅读文化的底色:既有独立思考的锐度,又有朋辈共读的温度。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在人文社科学子中,47.5%的同学依然将老师的推荐视作灯塔,这何尝不是“师道传承”在数字时代的美好延续。

洞察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特征

5242份阅读问卷中,有928位同学分享了阅读感悟。这些感悟,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学生们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与深刻思考。有的同学将书籍视为一个个独立的世界,在其中探索知识的新领域,拓宽视野;有的同学在科技浪潮与碎片化娱乐盛行的当下,于阅读中坚定内心的平静,找寻身为人类的独特价值;有的同学将阅读当作一场心灵的旅程,在书写书评与享受阅读时光中完成思维的蜕变;也有的同学从阅读中汲取力量,治愈研究压力带来的焦虑;更有的同学意识到要突破阅读舒适圈,避免陷入“茧房”。

从这些阅读感悟中,有对阅读价值的高度认可,视其为知识的阶梯、心灵的港湾以及终身的习惯。

交大图书馆为此次阅读报告设计别具匠心的版式,充满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即日起将以展览形式在图书馆大厅展出。

春深阅至,共沐书香。同期,上海交通大学信璞耕读奖学金复试暨“我是领读者”活动同期在李政道报告厅举行。

与其说是答辩,不如说更像是一场聚会,一场以书为媒的盛会;一场精彩的思想秀,展现每一位候选者如何学习,如何从人类既有文化成果中汲取,如何内化成长,通向未来。有的同学钻研古书,句读批注博观约取;有的同学致力于专业阅读,深挖广积,构建自己的图书馆和知识库;有的同学是科技达人,在创新的路上浸润人文的智慧;有的同学是阅读志愿者,传播知识,科普医学,服务社会;有的同学读书笔记手账堪称精美书画一体。

最终,30名同学获“我是领读者”荣誉证书,而耕读奖学金也是一个“不以成绩论英雄”的奖学金,而是以同学阅读量、阅读笔记、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感悟等为主,来遴选出“真阅读、真习惯、真感想、真思考”酷爱阅读的同学予以奖励。

此次,为推进高校图书馆数智化转型,提升师生阅读体验,国内首个深度应用大模型的图书馆 AI馆员“交小圕”与大家见面,共同开启智慧服务新体验。“交小圕”提供智能咨询服务,全天候响应借阅、空间预约等高频需求;全域知识导航实现百万资源一键直达,还能根据您的学术兴趣推荐书刊;多模态交互支持拍照解读文献内容;更支持多模型灵活对接,确保服务既高效又温暖。未来,“交小圕”将持续升级,深度融合知识图谱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用技术解放人力,以人文滋养心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