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就业十字路口如何锚定方向?“中国100”帮助青年“职”通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 吴恺/图
就业十字路口不知如何选择?怎样在职业探索中锚定方向,让职业路线更加清晰?第十六期“中国100”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再起航。4月19日,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第十六期“中国100”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研学行开营仪式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动。
◇ “中国100”助力职业探索 ◇
“我本身就对职业规划有个概念,希望通过参与‘中国100’来进行规划。”在开营仪式的现场,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大一新生胡嘉予表达了自己的期待。作为一名刚入大学不久的学生,她很快就对就业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要考研,但是也想了解不同方向的内容。”
这正是她报名参与“中国100”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的原因。来自营养学专业,她最希望在研学活动中能接触到科技类的企业,了解专业在企业中的职位作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找到大致定位。
“这是我第二次来参与‘中国100’青年英才研学活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大二学生王俊曦说。去年,她还是一个初进大学的懵懂新生,对自己的就业规划毫无方向,抱着迷惘和困惑,她加入了研学活动,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旅程:“我们去了各个大学以及大厂参观,比如腾讯。在这过程里,我了解到我想去的岗位,以及这类的岗位的具体工作和会面临的问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今年她也准时赴约,再次报名参加。不过此次她带着问题,目标更进一步:“我的专业是AI智能相关,我的理想职业是AI规划师,我想着重了解这一岗位的KPI和工作相关,目前我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更明确的想法。”
◇ 课程将构建全链条成长支持体系 ◇
开营仪式上,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进行了致辞,他强调青少年在实现国家建设目标中的重要角色,鼓励学员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以“身手不凡、头脑清醒、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接续奋斗。
开营仪式活动现场还发布新一期培养计划的核心课程,项目负责人对“中国100”的两大主体板块,即“英才培养计划”与“技能实训”进行了阐释。该体系聚焦当代青年成长中的关键议题,基于青年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通过“职业导航”“企业参访”“研发课程”“技能实践”“高校行”“传统文化实践”培养路径,构建思想淬炼、职业认知、技能提升的全链条成长支持系统。
随后,徐速、合作单位代表与6所“中国100”合作院校的老师代表一同按动按钮。同时,以“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的系列青少年研学活动也在仪式上正式启动。研学行将通过参观、讲座和实践等形式,带领营员了解上海金融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感受这座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据悉,本期“中国100”的主题聚焦“启梦青春‘职’通未来”,围绕“英才培养、技能实训、文化传承”三大主线展开,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与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子明确职业方向,提升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中国100”项目于2010年启动,2021年被纳入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未来,“中国100”将继续以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青年领袖为使命,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