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红课堂”品牌发布、馆校结对全覆盖……静安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
2025-04-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静安区作为党的二大召开地和早期党中央机关驻扎地,红色资源底蕴深厚、数量众多、特色鲜明,正着力探索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的静安范式。

记者从静安区教育局获悉,在最新召开的静安区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推进会上,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共同发布上线“静安红课堂”品牌项目。

▍ 启动“静安红课堂”品牌项目,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工作联盟”

“静安红课堂”品牌项目依托静安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探索打造富有静安特色的红色“实景课堂”与“行走课堂”,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将课堂讲授与现场体验相结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发挥综合育人实效。

随着“静安区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工作联盟”成立,静安区未来将持续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据悉,静安百所中小学持续与全区10个重点红色场馆、红色主题展以及1个红色文化街区开展结对共建,已形成“十馆一路连百校”的联动工作格局,基本实现了全区馆校结对全覆盖。静安区将充分运用106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场馆的专业优势与学校大思政课程的教学优势,积极打造“青少年友好”场馆,探索建立馆校合力育人长效机制。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此次,静安区还成立了“静安区红色思政课程资源包研究共同体”,将统筹发挥好区级思政课教研员、红色场馆讲解员、思政课教师、青少年学生等多方的力量,建立常态化“双师双研”机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思政课程,打造一批思政实践教学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实践案例。

▍ 聚力打造特色思政课程,展示一堂堂别具特色的思政课

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教师于嘉斌利用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红色资源——一张1919年寰球中国学生会合影和一封致友人周世钊的信,向学生阐明了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时刻的人生抉择。近日,静安区多名教师与红色场馆联合展示了一堂堂别具特色的思政课。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教师俞青青以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墙上的《七律·长征》引出长征精神的内涵,解读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教师归蓓华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以“党章里的现代化密码”为题,携手展示了一堂贯穿三个学段的思政课。

一颗奶糖折射出上海的城市变迁,上海市静安区永和小学的学子们为之欣喜;一个园区展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点亮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学生们的梦想;一段讲解词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上海市新中初级中学的学子们备受鼓舞;一段历史体现出中国现代化目标符合中国国情,坚定了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学生们的理想信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勇前进。

据悉,未来,静安区将以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