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因何阅读,又该如何阅读?记者带你解锁“爱阅之城”的密码
2025-04-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刘晶晶 范彦萍 杨力佳 刘昕璐 通讯员 王东阳

今天我们为何依然要倡导阅读?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阅读是对抗浮躁的良药,是对精神深度的坚守。一本好书,是智者跨越时空的馈赠,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谈。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上海如何展示“爱阅之城”魅力,传递阅读力量,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  第二十届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开幕  ◆  

刘春霞/图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北外田园杯”第二十届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开幕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举行。现场,2025年度读书节计划及“年度校长书单——100本书籍推荐”正式发布。未来六个月,这场书香盛宴将从北外田园起航,继续传递阅读的力量,助力青少年在书海中扬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海市高中名校读书节历经二十载,已成为上海市高中教育领域的文化品牌。本届读书节以“廿念读书·文脉新绎”为主题,首次重磅策划了“校长书单”,61所高中校长推荐了300余本书目,组委会从中精选出100本经典著作,发布了“年度校长书单——100本书籍推荐”。书单分为“经典重读”“人文探索”“科技未来”三大板块,涵盖了古今中外思想精髓,希望每一位学子在阅读中拓展视野、滋养心灵,以书为梯,迈向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凤林介绍说,上海市名校读书节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书润心”的初心,它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更是一座城市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本届读书节精心策划了五大篇章,有读书征文活动、有书籍推荐活动、有文创产品设计制作活动,还有读书分享会和闭幕式奇妙夜盛典。读书节期间,不但将邀请作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同学们共话文学与人生,还将在樱花树下搭建“流动图书馆”、在星空下举办“田园夜读会”,让知识的芬芳与自然的诗意交相辉映。他表示,构建新时代青少年阅读生态,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发力,让阅读成为滋养成长的终身习惯。

“今天的世界充斥着转瞬即逝的‘热搜’,但真正的成长需要扎根于‘经典’。”北外田园校长陆振权认为,一所学校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终身阅读者。“我们期待每位学子在书页间找到精神的坐标,在思考中锻造独立的人格——这才是教育最珍贵的馈赠。”本届读书节,北外田园倡导用青春的视角重读经典:用戏剧演绎经典名著,用AI技术重现神话宇宙,在田园诗会上为杜甫的诗句谱曲……让传统文脉在当代校园中生生不息。

  ◆  沪上高校掀起“悦”读风  ◆  

阅读是涵养品格、砥砺精神的根基,更是追求卓越的知识阶梯。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各大高校,也掀起了一股“悦读”风。

在数智时代的AI浪潮下,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快速获取信息,阅读是否还有价值,还有必要?4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举办2025年书香文化节主题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引导师生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回归阅读的本质,从浅尝辄止走向深度阅读。

传统与潮流交融,阅读与体验共生,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出版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校团委、匡时书店等单位联合举办书香雅集。在“所荐即所读”“SUFE博物悦读”“读书带你看世界”以及学生社团等特色展位上,同学们感受着传统雅趣与现代文创的碰撞。

4月23日上午,上海大学启动“‘书香润心·智享未来’——2025年‘书香上大’全校阅读系列活动”。

上大图书馆馆长潘守永现场发布了2024年上海大学“入馆达人排行榜”“借阅达人排行榜”与“借阅热门图书排行榜”。上大机自学院的曾钰蓉和理学院的毛思奇作为达人代表分享了他们的阅读心得,激励更多人走进书籍的世界。

曾钰蓉分享了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温暖记忆:“那些无声奋斗的日夜,素未谋面的‘同桌’默契,以及桌上突然出现的鼓励糖果,都是青春最珍贵的注脚。”毛思奇同学讲述了自己与图书馆的深厚情缘,他一年借阅160余本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绝版全集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纸质书的触感让他与文学“不期而遇”。“图书馆让我想起一本书时,就有读到它的可能性。”他动情地说。

东华大学校园内,多场创意十足的阅读活动连接科技与人文,打破传统读书会的边界,开启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以天幕为篷、湖光为伴,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湖畔悦读分享会”上,大学师生、现代诗人与东华大学附校中小学生展开了一场跨越代际的思想对话。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陈倩老师以《西游记》为引,带领大小朋友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天星老师通过回顾五卅运动,讲述光华大学的创建始末,让同学们感悟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邓开连老师以人工智能为主题,为同学们揭开AI技术的神秘面纱;现当代新月派诗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林曦老师则带领年轻学子走进诗意天地,共赏经典诗篇。

4月23日下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该校木兰图书馆举行读书节开幕式暨学者书房入驻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力和会计学院万华林教授作为“学者书房”校内首批入驻学者向图书馆和学生捐赠图书。

杨力将自己珍藏多年近400册图书捐赠给了学校图书馆,里面有他本人的著作,也有师友的赠书。杨力介绍,这些书伴他一路成长,也成就了自己“为学、为事、为人”之道。在读书节来临之际,杨力还与广大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读书明理,治学立身。潜心经典,可拓视野、定方向;融通文理,以强专业、养情怀。读而思,思而行,行中验真知;以书会友,切磋砥砺,共臻人生至境。” 

  ◆  静安发布3条思政阅读人文行走学习线路  ◆  

范彦萍/图

今天,“余月对话 品读睿华”——2025年静安区“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在上海商城展览大厅举行,发布了3条静安区思政阅读人文行走学习线路并启动“行走人民城市 静安思政阅读”主题活动,共同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思政阅读的新模式。

静安各街镇也开设了特色读书日活动,比如,南京西路街道推出了“Nancy请你来品阅——福民南西全龄阅读计划”,江宁路街道则邀请“骑士小哥”们来一场快闪读书会。

当天南西街道发布了“Nancy请你来品阅——福民南西全龄阅读计划”,希望让书香浸润社区。同时,来自法国、扎根上海13年的“新上海人”王乐心,分享了与南西街道的不解之缘,阅读成为他融入这座城市的桥梁。

中午时分,在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则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骑士”版快闪读书会,参加者均为来自辖区内多个外卖、快递站点的“骑士小哥”,平日奔波在大街小巷的他们,偷得浮生半日闲,与书籍来一场邂逅。

开场的非洲鼓互动让气氛逐渐热烈起来,“骑士小哥”们分段朗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一场心灵疗愈。读书会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很快获得了共鸣与互动。中通快递静安二部的站点负责人张彪对书中的内容有感而发,朗读了其中关于“情商”的一段论述,并结合工作谈道:“当我们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客户要求时,该怎样修炼高情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有所收获。”

江宁路街道营商办四级调研员沈琴说:“希望未来的某一天,‘骑士’小哥看到非洲鼓或书籍时,能回想起今日午间的片刻时光,依然能感受到活动带给他们些许的温暖和力量。而参与活动的其他居民也能在看到相关书籍作品时,重拾记忆、获得滋养。这就是‘世界读书日 江宁人情味’活动的意义所在。”

  ◆  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图书馆周年阅读报告发布  ◆  

杨力佳/图

去年的世界读书日,位于虹口区和平公园内的和平书院正式开馆,成为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图书馆。在今天举行的“文火不熄,书岁共长”——2025虹口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暨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周年阅读报告正式发布。

据统计,和平书院开馆至今累计接待市民突破200万人次,图书借阅流通量达65万册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30余场,参与读者20万余人次,夜间(晚0点-早6点)日均服务读者102人次。书架上的每一次停留,都是心动的痕迹,从成人读者阅读偏好来看,武侠小说最受欢迎;从少儿读者阅读偏好来看,漫画书籍最受欢迎。“从过去一整年的数据来看,少儿图书借还占比是远远高于成人的,达到了63%,针对这一块需求,接下去,我们会继续深入挖掘亲子阅读,无论是书籍采购还是活动组织。”虹口区图书馆副馆长翁凌红说道。

记者了解到,4月18日至27日期间,虹口区图书馆及各街道分馆结合“世界读书日”“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组织开展各类读书会、文化讲座、专题展览、图书推介、读者培训等30多场阅读活动。

  ◆  阅读点亮乡村希望之光  ◆  

4月21日至23日,上海交大文创学院《远山领读》公益助教项目开展“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忻州师范学院的领读员王东阳、周梁娟、池婧瑜、尚祎玲和李睿桢通过远程形式,为云南省的丰源中心完小、丰源中心完小南极小学分校、小官市小学以及四川省的民胜小学、喜德县红莫镇中心小学同学们带来8堂特别的读书方法课程。

云南省丰源中心完小教室里的电子屏幕上,领读员周梁娟在2千多公里外的同济大学,用DeepSeek演示着AI时代的魅力,只听到哇的尖叫声,同学们眼睛放光,惊喜又惊奇。“在AI时代,培养独立思考与阅读的习惯显得格外重要,今天我会引导大家思考读书方法。”周梁娟以新奇的互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地讨论。

与此同时,在云南省丰源中心完小南极小学分校的讲堂上,领读员池婧瑜补充展示了更多有益的阅读方法,如康奈尔三栏笔记法、思维导图法等,并介绍了读书方法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阅读的四个层次,整个课堂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  “读红色经典 做信仰传人(第五季)”主题阅读启动  ◆  

思政领航阅读新实践。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读红色经典 做信仰传人(第五季)”主题阅读活动启动仪式4月22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这标志着主题阅读活动从“书本阅读” 向“行走阅读”延伸,从“校园小课堂阅读”向“社会大课堂阅读”的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在活动发布板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将推出思政大课堂和校园讲书人大赛,通过PPT讲解和现场互动,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则带来“走进名著,诵读经典”中外经典名著诵读比赛,鼓励师生用声音传递经典之美。

在“一人一馆一书一讲”发布板块,上海图书馆介绍了年度阅读季系列活动,包括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文化体验、践行人民城市等六大核心内容,共将开展约1500场阅读推广活动。上海博物馆2025年推出“红途学苑·上博大思政课”和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美育计划,通过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师生带来别具一格的红色文化和阅读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刘晶晶 范彦萍 杨力佳 刘昕璐 通讯员 王东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