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虹口这家面向青年的人大实践站揭牌成立
2025-04-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1位领衔代表、2位特邀代表、12位轮值代表进驻实践站,一条人大代表联系青年群体的青春纽带在虹口生动织就。4月25日上午,“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虹口青联实践站”在上海团校YSPACE青年中心揭牌成立。

记者了解到,“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虹口青联实践站”实现了三项“全市首个”:一是全市首个在人大指导下,由共青团和青联组织发起成立的实践站;二是全市首个驻站代表全部由具有人大代表身份的青联委员或青企协会员组成的实践站;三是全市首个专门面向青年群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站。

据悉,今年1月,虹口青联完成了换届,目前共有委员175名,其中常委35名,具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有15人。在此次青联换届中,吸纳了包括大院大所、重点企业、高等院校、中央和市属在地单位等各类优秀人才,涵盖了航运金融、文化科技、基层治理、企业家、一线劳动者等方方面面的优秀青年,委员们在参与“双北联动”“六大提升行动”等重大战略、年度任务,以及共青团与人大的各类专项调研中都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虹口青联实践站”的成立,将进一步凝聚青年智慧力量、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促进青年有序政治参与。

团虹口区委书记、区青联主席、实践站领衔代表李志明表示,立足人大代表和“团青代表”两个职能,接下来,“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虹口青联实践站”将从三个方面开展好建设和运行工作:

一是聚焦青年需求,夯实服务基础。依托“直通人大代表”数字化平台,创新设立“虹口青年之声”代表信箱,开展“与青年面对面”、青联委员“走进”系列活动,扩大意见征集覆盖面,常态化归集、分析青年群体意见建议,通过为区域青年画像,进一步了解青年所思所盼,优化响应渠道,确保青年诉求“听得见、理得清、落得实”。

二是畅通互动渠道,构建对话生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青联委员的桥梁作用,以文体联谊、线上线下互动等多元形式,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创新打造区域青年参与品牌,运用“青言青语”及鲜活基层实践案例,联动区域化团建共建资源,吸引学生群体、两企三新、外籍青年等各类群体走进实践站,构建开放包容的对话场域。

三是深化协商建言,推动政策赋能。将人大协商深度融入实践站建设,围绕立法调研、监督议题及重大事项决策,依托站点积极打造“青年议事厅”等民主实践品牌,推动政府部门直面青年关切、现场答疑解惑。聚焦“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目标,通过开展专题调研,针对青年普遍关注的住房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争取形成高质量提案建议,通过人大渠道推动政策优化。

“我们将以每月16日‘代表联系服务青年日’机制为载体,持续开展青年需求采集工作;用好线上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和线下服务活动的融合机制,协助实践站打造全天候青年建言交互空间;对青年反馈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青春经济、完善人才政策等议题给予高频关切,力争将青春智慧转化为职能部门看得见、办得实的政策举措……”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委员李莹晖作为轮值代表进行了发言,表示将依托实践站平台,围绕“倾听”“凝聚”“时效”三个关键词,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和青联委员的双重身份。

在今天的揭牌仪式结束后,“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虹口青联实践站”进行了首次驻站代表接待活动,代表们围绕实践站建设运行和青年诉求征集等事项听取了辖区青年的意见建议。听青年心声、察青年实际、聚青年智慧、解青年烦忧。未来,实践站将持续通过组织活动、开展调研、提供服务等方式,反映青年心声诉求、搭建青年成长平台,为青年群体办实事、为党和政府献良策、为基层治理做贡献,促进青年事业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进,在虹口谱写青年发展型城区新旋律、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