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的作品中,每个普通人的脸上都闪现着光芒”
2025-04-25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父亲是一个慷慨的人,他乐于助人,他的作品里又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色彩,他中晚期的水乡系列、西藏系列,每个普通人脸上都闪现着光芒。”陈逸飞之子陈天4月25日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说。“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今天在浦东美术馆揭幕。这是这位已经去世20年的海派艺术名家迄今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完整的回顾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曾在2005年陈逸飞去世后不久见过陈天。“那时我只有5岁啊!”现在已经25岁的陈天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陈天正在英国读博,专门从事艺术研究。当然,作为“陈逸飞回顾展”的重要策划人,陈天也研究自己的父亲。

陈天告诉记者,他把此次展览定位为“讲述我父亲陈逸飞人生故事的展览”。所以展览里不仅有水乡系列、音乐家系列、仕女系列,以及《黄河颂》《开路先锋》这些著名油画,还会有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版画等其他画种。而且不仅是绘画,还有多媒体呈现。在展览中,人们甚至可以看到陈逸飞参与的时装秀影像和在建筑设计方面所作的尝试。

可以说,这是一个体现陈逸飞人生宽度的展览。“父亲对自己的定位是‘视觉艺术家’,我们就是想呈现陈逸飞的大视觉时代。”陈天说。当然,陈逸飞离去的时候,陈天仅仅5岁,如果能和父亲待的时间再久一点,那一定会更有收获的。长大了的陈天,去过周庄、西藏和威尼斯,这都是出现在父亲作品中的地方,他追寻着父亲的足迹,也重新认识着父亲。“父亲对我影响至深,我将在艺术的领域继续探索下去。”

此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沈奇岚曾为青年报学记团成员,后来她为陈逸飞的《青年视觉》杂志写过3年的文章,也是因为这样一段经历,她对现当代艺术有了更多的兴趣,并一直走到今天。沈奇岚对青年报记者说,展览的“时代逸飞”的这个名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时代”,一个是“逸飞”。“是时代的逸飞,也是逸飞的时代。透过展览,人们可以看到时代如何塑造了逸飞,而逸飞又是如何参与了时代,启发了很多后来者。”

在沈奇岚看来,陈逸飞是一个伟大而浪漫的人。他的作品既有诗性的烂漫,又有史诗性的壮阔。他的艺术具有前瞻性,即便在他离世20年后去看,依然充满了新意。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被分为四大主题板块,分别聚焦于陈逸飞的早期创作、心灵成长与绘画突破、海派绘画成熟期,以及他对上海城市的独特贡献与影响。囊括共计约150件展品,其中约80件为陈逸飞的代表性油画。青年陈逸飞创作的《黄河颂》《占领总统府》等主题性绘画,留美时期首先打开西方市场的《周庄》《苏州的黄昏》等“水乡”系列,《长笛手》《女人与吉他》等为大众熟悉的“音乐家”系列,《夜宴》《浔阳遗韵》《丽人行》等经典“仕女”系列,以及以《玉堂春暖》为巅峰、将绘画美学延伸至电影实践中的“海上旧梦”系列等,都值得关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