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4.6万沪上高校毕业生,如何更好就业?市人社局送上“定心丸”
2025-04-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毕业季马上到了,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4.6万人,再创新高。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就业,人社部门有哪些政策支持举措?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在“2025上海民生访谈”中表示,市人社局今年将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提供政策支撑。据悉,近年来,本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走在全国前列。

  //  提供就业同比增长20%  //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高至60万人以上,目前完成情况如何?杨佳瑛介绍,今年以来,上海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63万人,同比增加0.76万人,人社部门正争取更好稳住就业基本盘,扩大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

今年,上海人社部门已密集举办680多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8.2万个,同比增长20%。杨佳瑛说,从当前的招聘需求、人力资源市场情况来看,有两个趋势比较明显——

一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的需求旺盛、招聘热度高,特别是AI大模型、机器人相关企业求贤若渴,岗位多、薪资也水涨船高。

二是民营企业的招聘需求也日趋增多,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驱动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参加招聘会的民营企业数占比超过了60%。

杨佳瑛表示,上海去年建成了355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今年已将“建成50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站点”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将以服务满意度为导向,探索把更多的AI等新技术、新场景应用到站点里,全方位提升站点的服务质效。

“面对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将未雨绸缪、压实责任,丰富政策工具箱,以工作的确定性确保就业大局稳中向好。”杨佳瑛表示。

  //  本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保持90%以上  //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4.6万人,再创新高。如何帮助毕业生更好就业?

杨佳瑛表示,一方面,今年供给的岗位更多,本市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发布的岗位有2565个,同比增长21%,其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占比超过63%。全市国有企业也全力挖掘岗位资源,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供给。

同时,鼓励的政策更多。对于招用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离校2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方式,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即每招用1人可补助1500元。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还可以有最长1年的社保补贴等。

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更多。对于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提供开办费、贷款补贴等系列配套的政策。对于参加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提供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市人社局还针对当下急需紧缺行业职业需求,正在开发更多新职业、新项目,使高校毕业生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参加就业。

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市人社局加强与市教委沟通合作,同向发力,协同组织开展“全国城市联合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集成、及时高效的就业服务。

即使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那也不要气馁!杨佳瑛透露,离校后的半年时间里,仍然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黄金期。

市人社局将聚焦继续在沪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强化市、区联动,按照“一人一档一策”的方式,开展“1131”实名制服务,即至少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推荐,用心用情、全力以赴帮助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都能找到就业岗位。

近年来,本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走在全国前列。

杨佳瑛还提到,上海正创新打造“青年驿站”服务品牌,来沪找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可以申请享受单次不超过3天,全年累计在15天以内的免费住宿。找到工作后,还可以享受阶梯式的住房保障政策,有效降低生活成本。

  //  “产假社保补贴”搭配“生育友好岗”上线  //  

“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以来,受到不少宝妈宝爸的关注,但一些用人单位仍有后顾之忧。杨佳瑛表示,上海将以“产假社保补贴”分担生育成本,帮助用人单位“轻装上阵”。

杨佳瑛介绍说,女职工在产假和生育假期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可按50%的比例给予补贴,从女职工生育当月起一直可补贴6个月。“既是为了稳定女性就业,也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稳岗留岗”。

用人单位怎么申请这笔补贴?据介绍,产假补贴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先缴后补,一次申领”的方式给付,人社部门正会同有关部门细化方案,简化流程,将以更便捷的方式给到企业,尽可能做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去年12月,上海启动的“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生育友好岗”是指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00多人成为“生育友好岗”的受益者。

“很多企业响应积极,有的不仅设立了适合宝妈宝爸的‘生育友好岗’,还在建设‘职工之家’‘妈咪小屋’,在关心关爱女职工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杨佳瑛表示,接下来将总结试点经验,对设立“生育友好岗”、社会反响好、吸纳就业多的用人单位,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范围,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同时加大宣介推广力度,积极营造“生育友好型”的就业环境及社会氛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