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保障到战略支撑 平安产险青年力拓“一带一路”海外服务新生态
【编者按】近日,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的印发,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力度上不断加大,金融保险的青年们将有更广阔的时代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在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活跃着一群深耕海外金融保险的青年,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努力打造“保险+科技+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五四”青年节来临,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在战略升级、保障扩面、产品创新等方面作出的成果,以及还实现了哪些个人价值。
王丽丽:深耕海外业务二十载,急难险重项目中突破上限
2025年5月1日,是王丽丽加入平安的20周年。她目前担任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重点客户部销售副总监。前十年,她致力于服务外资公司来国内投资的保险业务。后十年,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越来越多中资公司出海,她便搭建服务桥梁,服务这些企业境外的保险业务。
经过多年历练,王丽丽对我国企业参与海外项目的阶段了如指掌。“它们经历了早期的简单劳务输出、以分包商参与项目建设、到EPC/EPC+F/EPCC等多个阶段。目前,一些国际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领军企业正在从建设者向投资者和运营者转变角色。”王丽丽介绍,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全球保单”保障需求应运而生,因此需要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变化及产品创新。
整体而言,平安以“政策为舵、科技为帆、服务为桨”,通过科技深化风险防控能力,以生态化服务延伸价值链,最终为出海企业构建覆盖“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保障”的全周期护航体系。比如做好风险减量服务前置,从保障到价值创造,运用平安产险鹰眼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以及海外风险信息数据仓,实现对地震、台风、洪水等9大灾害的风控管理,并为客户提供属地政策解读,实时掌握风险。王丽丽团队已为某互联网巨头的全球保单服务多年,并积极跨部门联动,合作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聚焦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保障需求,为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保障。
王丽丽表示,要积极构建属地化服务能力,参与国际合作网络建设,与跨国保险集团及当地头部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例如,团队参与组织了平安产险与刚果(金)SFA保险公司签订再保战略合作协议,为中资客户在刚果(金)实现便捷的属地服务和一手的属地政策和市场资讯等。这个案例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这将是第一家在国内保交所注册席位的非洲保险人,也是非洲第一家跟平安签署战略协议的公司,同时团队正积极努力为其做好全流程服务工作,完善其全球服务网络,解决其后顾之忧。
“与时俱进,做正确的事。”王丽丽一直这样鞭策自己,“在平安的工作经历和成长,既体现在个人从‘职场新人’到‘行业专家’的进阶过程中,也为长期职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正如平安人常说的:用一生的繁忙,还客户几代人的繁华。”不惧怕海外项目的急难险重,在她看来,通过这些项目也让自己看到了不断突破上限的可能。
青春寄语:专业筑基创新破局,平安青年当依托“保险+科技+服务”的全链条能力,成为护航中资企业出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尖兵。
田川:创新产品陪伴客户出海,让客户“三省”体验升级
从中后台到前线,作为“纯平”的田川加入平安已有11年,目前在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自贸区分公司担任销售副总监。对于中资企业的海外业务,平安产险通过出单服务、查勘服务、理赔服务和救援服务四个方面融入科技手段。田川和团队经历了每个业务板块工作,“出单是服务客户的第一步,目前,平安境外出单服务网络已覆盖206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个国家有1-3个属地服务公司,并且在出单前可以提供出单信息咨询服务。”此外,在查勘服务方面,结合平安鹰眼DRS3.0系统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灾害预警服务;在理赔服务方面,构建线上自助+海外网格+国内专家支持的理赔体系,供应商覆盖六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
而在救援服务方面,平安产险与全球优质的服务救援供应商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搭建8大运营中心,与超60万家医疗健康机构合作,为“走出去”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本土化的保障和服务。平安产险的境外险创新产品“平安24”在去年荣获小红书“年度超级单品”称号,田川和团队积极运用这一款产品,针对境外员工面临的战争袭击、绑架勒索、自然灾害等风险场景,推出覆盖意外、疾病、医疗、财产、旅行不便等基础保障,并提供应急处置协助与医疗救援等特殊服务权益。田川还记得这样一起案例,当时一家汽车主机厂的员工海外出差遭遇车祸,自行联系了当地救援公司,对接服务并不是很满意。后来才想起公司为其购买了“平安24”的保障,于是联系上平安。田川的团队为其迅速找到了合作救援公司,并建立微信沟通群,及时协助就医、转院、探访等流程,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上,田川和同事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非洲某重要矿区项目是服务中资公司走出去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该地区能为我国提供稳定的铁矿石来源,提升我国的钢铁竞争力。”田川介绍,经过跨部门的沟通协助,平安已为这家中资公司提供了2.5亿元风险保障。
让田川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国企、央企等中资公司的大型出海项目,而是在“一带一路”的深化下,民营企业也在纷纷出海,比如团队为多家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服务,覆盖境外全周期的风险,保障扩面的优势在其中充分显现,“传统财产类的保险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需求,人员、物品、责任等都在被重视,比如董监高责任险等都是针对海外项目制定的差异化方案。”田川表示,民营企业出海是必然趋势,从客户角度而言,项目落地在陌生国家,容易孤立无援,如果有国内的头部保险供应商能够陪伴出海,就能让客户更加安心。
加入平安的这些年,田川牢记平安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把复杂的问题留给自己,把简单体验送给客户”,正是这样不断驱使着自己服务意识的增强,从而收获客户的一致好评。同时,作为公司青年中层,创新思维能力、领导和协作能力也在不断深化,做好团队的榜样。
青春寄语:新时代保险青年应具备职业精神、较强的目标感,坚持长期主义,敢闯能扛、懂行业更懂客户,让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
为促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近期成功助力某大型金属矿业公司完成海外铜金矿产的收购,为客户提供1500万美金的买方并购补偿保险保障,帮助企业在并购交易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较早前,公司还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船建和船舶险提供风险保障。借助“保险+科技+服务”的力量,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还有更多“王丽丽”、“田川”这样的保险青年们,持续坚守专业底色,倾力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并让更多出海企业感受到保险温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