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7年再现契诃夫经典之作,话剧《万尼亚舅舅》亮相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5月5日晚,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剧目展演、“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契诃夫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上演。该剧由俄罗斯国宝级导演阿道夫·沙皮罗执导,尹铸胜、丁美婷、杨溢、范祎琳、杨宁、宋茹惠、周笑莉、魏春光、王仓联合主演。经典传世著作加上强大演员阵容,《万尼亚舅舅》阔别舞台七年,再度回归,吸引众多新老观众走进剧场,该剧将上演至5月16日。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段悠扬又略带忧伤的音乐响起,散发着古典气息的木质家具和壁炉,一盏吊灯精致而典雅,花园里的秋千和整齐排列的柴火彰显悠然闲适之意,19世纪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农村庄园被还原在舞台上,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淡淡的忧郁……
随着剧情不断推进,光影随之变幻,时而诙谐时而凝重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配乐和音效在舞台上一一呈现,也得到观众的感同身受。全剧带有强烈的契诃夫式现实主义色彩,透过生活表层进行探索,将剧中人物隐蔽的动机揭示得淋漓尽致。透过演员们的生动演绎,把契诃夫笔下每个角色的复杂人性和内在矛盾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震撼人心。
《万尼亚舅舅》是俄国批判现实作家契诃夫的杰作,写于1891年。契诃夫以冷静、克制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个真实而又鲜活的小人物。他的作品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代入感。他把戏剧冲突的焦点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个人与全社会的冲突上,探寻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的意义,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强烈共鸣。剧中探讨的主题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发读者和观众的深刻思考。
该剧导演阿道夫·沙皮罗认为:“契诃夫对整个戏剧发展的影响主要在20世纪,被誉为是‘20世纪的莎士比亚’。他的创新在于对人物新的表现。如他在作品《伊万诺夫》中说道:‘我谁也没有怪罪,谁也没有平反。’不是将‘人’ 分为好人和坏人,更不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而是人和他所具有的光明面和阴暗面都在。没有绝对的坏蛋,每个人都有好和坏的一面。这也是全世界都喜欢契诃夫的原因。”
导演坦言非常荣幸,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邀请他编排这出戏,并由中国的演员来演绎。“对我来说,每一部话剧的演出,都是活生生的,不是复制古典作品。我和演员们说过,现代戏应该像演古典作品一样,古典作品要像演现代作品一样,这才是正确的。所谓艺术,有三个关键点,爱情、死亡、信仰。《万尼亚舅舅》讲述的是永恒,也包含了这三者。”
据了解,《万尼亚舅舅》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的首部作品。“经典戏剧·上话重绎”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于2013年推出的特色演出季,致力于每年推出1部国外经典戏剧,旨在把该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编剧、导演推介给观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