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汇讲坛,带你漫步天平,阅读梧桐树下的红色年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一条天平路,百年徐汇史。从工业记忆到城市绿肺,徐家汇公园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百代小楼展陈焕新,有哪些亮点不容错过?天平街道暗藏多少红色基因?新里137,如何让居民幸福触手可及?
天平街道地处“衡山路—复兴路”市级历史文化风貌区,在街道2.68平方公里辖区内,拥有17条“永不拓宽”的历史风貌道路、13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13处优秀历史建筑,宋庆龄、杜重远、陶行知、陈毅、张澜、田汉、瞿秋白等人都曾在天平生活和工作过,因此天平街道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和血脉。
5月7日,最新一期汇论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秦畅带着居民漫步天平,用脚步丈量梧桐树下的红色年轮。
▎ 打卡徐家汇公园,了解烟囱背后的故事,参观“中国音乐的摇篮”
Citywalk的第一站是徐家汇公园,公园里矗立着一根橡胶厂的烟囱,这里曾是“中国制造”的里程碑!1930年代,这里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条轮胎。如今,这里成为阿姨爷叔遛弯、年轻人约会的宝藏公园,从工业摇篮到城市绿洲,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记忆。
“为什么叫双钱轮胎?”“钱多?”“对的。除了钱多之外还有什么含义?”“‘双’是吉利数。”……现场,大家七嘴八舌探讨双钱的含义。
秦畅介绍说,作为中国人自己投资、生产的第一家橡胶厂,双钱轮胎打破了外国人垄断的橡胶产业,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建设的第一个橡胶厂。此前我们连雨鞋都生产不了,更不要说轮胎了,更不要说能给我们日常生活供给各种各样的橡胶这样的基本产品了。为什么叫双钱?中国人喜欢蝙蝠,因为“福气”“五福临门”,蝙蝠展开的翅膀下就挂着两个铜钱,这个铜钱在中国的寓意里叫“福寿双全”,中国人很有文化,不仅要钱,还要福、寿。
“我带着大家看看橡胶厂第一个大烟囱。由于这个地块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象征,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对我们这个区域而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了。当时我还在做新闻记者,接到很多老百姓的投诉,周边房子都起来了,但一个橡胶厂大烟囱在这里,很不适合更美好的生活。于是,2001年整个中华橡胶厂被原地炸毁,实施整体搬迁。但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留下了这个象征民族工业的大烟囱。而今天的烟囱的周边,已经变成了生活场所。”秦畅回忆说。
随后,众人来到公园里另一处历史建筑——百代小楼。它被称作“中国音乐的摇篮”,百年音乐是从这里开始的。
金牌讲解员顾老师带队讲解道,为了致敬《义勇军进行曲》灌制90周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百代小楼以全新展陈形式亮相。此次展陈焕新,运用装置化、视听化的创新手法,全方位呈现《义勇军进行曲》从诞生到成为国歌的光辉历程,展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启蒙与觉醒之歌。
现场,秦畅老师补充了一个趣闻:聂耳先生从小就听力超群,很小就体现出来了,有个昵称叫“耳朵”。因为耳力特别好,有次活动中聂耳先生表演耳朵一前一后摆动,“耳朵”之称名副其实。他索性把“聂”字的繁体字的三个耳朵再加一个耳朵,就变成了四个耳,再加上自己两个耳朵,六个耳朵,“六耳先生”就是聂耳本人。
▎ 到衡山电影院荡马路,听媒体人讲述梧桐区红色往事
之后,众人又来到著名的衡山电影院,它由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题字,是上海西南片区的第一家电影院。为了募资还发行了股票,社会集资共建这个电影院,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家电影院。“当时年轻人先在公园里溜达溜达,再看个电影,基本就能确定是不是要继续谈恋爱了。所以衡山电影院在历史上是很多人非常重要的谈恋爱、两个人建立关系的一个纪念地。只不过现在这个地方正准备重新做功能规划。”秦畅介绍说。
荡着马路来到天平路上的likelikeslike悟同咖啡,院子里好几个人躺在椅子上十分惬意。之后大家又来到了天平街道新里137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大家参观了宋庆龄故居特展《家国记忆——宋庆龄上海寓所往事》,探访“红蕴书记工作室”便民服务,听媒体人夏磊讲述梧桐区红色往事。
夏磊向大家隆重推荐了137党群服务中心里自己最喜欢的阅读区。“在这里,大家互不干扰,大家都自发来的。有的年轻人可能在这儿一杯咖啡一个电脑就待一个下午,非常惬意。有时候你不想跟人交流,就想自己待着,在这儿就是和自己对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