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花展搭配生活市集提振消费,上海市民足不出“沪”也可享受“诗和远方”
2025-05-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

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即将结束。今年花展各会场花草与城市景观相映成趣,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打卡。曾几何时,为了寻找诗和远方,人们总是远离城市接近大自然。如今,不少年轻人又开始从远方反向回流到城市赏花游玩、拍照打卡。为吸纳年轻客群,沪上各地也纷纷推出综合性服务,“赏花+自然生活节市集”“赏花+东台好市”“赏花+咖啡市集”……城市里的赏花经济正在原有存量基础上不断转型升级,寻求突破。当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足不出“沪”“微度假”逐渐成为城市上班族周末假期出游标配,不仅重构烟火气和自然气,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  赏花+美食餐饮助推消费新活力  ※  

自4月18日,上海国际花展正式拉开帷幕,至5月11日结束。对中国人来说,赏花并不陌生。自古以来,赏花、养花皆是君子文人修心养性的行为方式,而这一雅事,又与吃、喝、玩、乐等俗事脱不了关系。两位年轻大学生从花展主会场新天地一路沿途散步至思南公馆,只为寻找花艺装置打卡合影,随后留下最完美的照片等待发“九宫格”。对两人而言,打卡拍照仅仅只是出门游玩度假的一环,他们更享受吃、喝、玩、乐带来的综合性、便捷性服务体验。“下午首先到新天地去找了吃饭的地方,在附近一家茶餐厅吃饱之后再接着逛,一路逛到思南公馆。”冯同学介绍出门游玩攻略。

如何将来此体验打卡拍照的流量变成销量,甚至变成留量和存量?赏花结合市集成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模式。4月25日至28日花展期间,思南公馆和复兴公园举办自然而然生活节。市集摊位从靠近复兴公园的咖啡店前延伸至另外一头的出口。饭点时,市民游客围在台湾小吃蚝蛋烧摊位前排队取号,不到十分钟,三口锅内的蚝蛋烧便抢购一空。汪阿姨每年都会到花展各处逛几天,今年也不例外。从复兴公园到思南公馆之后,边走边逛直到下午五点饭点时间,随后她在市集也解决了自己的晚饭。“一路边走边拍、边看边逛,在市集上吃吃喝喝蛮好的。”在汪阿姨看来,赏花与市集的结合不只提供了情绪价值,还满足了口腹之欲。

周末下午座无虚席的咖啡店和被包围的市集摊位证明赏花活动为这些商业体带来了一波流量。“我们的门店在田子坊,平时游客比较稳定,最近因为国际花展,摊位上的游客比平时稍微多了一点。”摊主焦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天下来已经卖了上千元。“一天下来锅没停下过,明天准备加派人手,还要加开两口锅。”

  ※  赏花+互动文创提升消费新体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建造双子山到国际花展落地城区,上海一直在创造良好生态蕴含着的经济价值。截至2024年底,上海公园达到973座,已接近千园之城。如果说花是自然的集成,那么园就是人化的合围。当人们在城市公园赏花遇上展览和市集,审美价值不仅创造出了经济价值,也提供了链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台。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的紧密性得以凸显。

花展期间,太平桥公园和复兴公园摇身一变成为现实版的莫奈花园。高低错落的百花丛和鲜花坛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自然而然生活节三天,复兴公园自门口向花坛中央,沿路也摆放着市集摊位。摊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市民游客提供消费的选择,另一种为其提供互动体验和科普宣传,为品牌引流。

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和IFIC艺术疗愈研究院带来了一场艺术疗愈活动。参与者可借助松果、玉米棒等种子果实在地上随意摆放图案。从早上11点至晚上7点,很多大人和小孩都一头扎进了互动体验里面。

作为拍摄自然纪录片的工作室,猴扑也带来了他们制作的青头浅鸭玩偶、中华鲟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此次参加这个活动主要是借此机会进行公益科普,让大家了解长江鱼类和长江保护工作。”创始人蔡珏说。在她看来,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是连接人和自然,让更多对自然感兴趣的人参与自然保护工作。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触及长江鱼类,他们特意原创设计了以长江濒危鱼类为灵感的明信片、台历、书签、冰箱贴和盖章本,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款项作为筹款直接汇入湖北省慈善总会用于“长江有鱼”项目的生态保护工作。这些非商业性质的市集活动为赏花游客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在这些摊位前,他们可以了解到城市之外的自然知识,感受工作之余的治愈之旅。

  ※  赏花+飞行游船拓展消费新项目  ※  

相比传统市集活动,越来越多的商业体开始根据每年固定的赏花活动开发新玩法,结合附近的生态赋能,更加主动探索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可能性,以期最大限度撬动两者在城市区域经济中的商业价值。赏花不仅仅只有花,景区在逐步打造文旅商展一体化服务。在各区文旅部门的推动下,各商业主体结合现代都市年轻人拥抱大自然的春日赏花需求,举办低空飞行、游船、品牌联名等活动,打造出了吃、喝、玩、乐等软性服务一体化的微度假公共空间。

初春时节,浦江游览集团在苏州河打造樱花季游船和餐饮游船项目。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在苏州河边散步消费,还能水路乘坐游船观赏河岸风景。顾村公园今年首次启动赏夜樱活动,在此基础上还推出夜间市集、光影秀、二次元动漫展等品牌活动,一系列动作为公园带来巨大流量。奉贤庄行菜花节已举办18年,今年起,景区首次引进低空飞行、马戏团表演、马车巡游、马秀等活动构建海、陆、空三维游玩场景,登上直升机,人们可以俯瞰近600亩的油菜花海。截至今年4月10日,景区累计吸引客流量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89%;旅游消费业绩相比去年350万元同比增长109.71%。奉贤庄行旅游集团书记唐雷介绍,明年菜花节会保留低空飞行项目,与此同时可能会进一步开发稻草迷宫和蹴鞠项目,提升消费体验。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正不断实现,上海这座城市的“赏花+”活动也在有效将审美价值转化成了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