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节水成效显著,年度用水总量降幅达15%
2025-05-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5月12日,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获悉,自2002年被授予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称号,上海不断巩固节水成效,遴选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6个、市级水效领跑者77个。上海市年度用水总量也从最高峰的126.29亿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度107.31亿立方米,降幅达15%。2024年,上海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7立方米,分别较“十三五”末下降31.6%和20.6%。

  ◇  发展节水产业和科技,激活节水动能  ◇  

2022年,上海市推出“节水惠”政策,正式启动金融助力节水产业发展,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更多单位和金融机构开展“节水惠”融资服务,拓宽节水领域投融资渠道。2024年,在供水管网改造和漏损控制、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累计发放“节水惠”贷款近45亿元。

2024年,上海市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节水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峰会,成立集聚沪、苏、浙、皖四地32家用水单位的节水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节水产业市场的发展与合作,加快节水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节水新质生产力创新落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水产业集群。

依托本市节水龙头企业、研究机构共同组建“城镇智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城镇节水领域的关键难题,打造城镇节水领域的技术产品推广示范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以建设智慧节水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合同节水+智慧节水”的创新管理模式,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持续深化节水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建设,结合管网漏损检测、节水设施改造、非常规水利用、节水科普宣传等节水工作,以数据要素帮助各领域显化用水节水问题,将用水、节水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上海节水新质生产力体系的演化持续赋能。

2024年底,上海市共计开展了283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年节水量约324.65万立方米,其中“智慧节水”项目169个,年节水量约194.31万立方米。

在水利部《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征集中,上海共有“超声波高精度节水计量技术”等17项技术入选并被推广应用,5项节水产品纳入国家水效领跑者产品名单,26项节水技术和28项节水产品入选《上海市节水技术推广目录》,这些技术的创新为节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推进非常规水利用,促进节水增效  ◇  

上海连续六年在全市范围开展工业水重复利用及雨水综合利用优秀案例遴选,活动共选出129个优秀案例,涉及学校、医院、小区、机关单位和高耗水企业等多个行业,累计年节水量1.2亿立方米,经济效益达7.18亿元。

通过印发《上海市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提出郊区开展“一区一试点”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积极鼓励充分利用现有或新建基础设施的储存、输运功能,实现城市污水厂达标尾水的再利用,积极拓展再生水利用的途径,为全市工业辅助用水、市政杂用水、河道生态补水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在污水厂周边排摸用水企业,充分挖掘再生水利用潜能。

经过几年试点探索,初步构建了上海市再生水用于工业辅助用水的主要模式,并在利用量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4年,全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1.4亿立方米,在2023年较2022年增长近4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较2023年再增长约50%。

此外,近年来,上海建立健全漏损整治行动岗位责任制,成立了上海供水行业管网漏损控制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小组。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供水行业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三年行动指导意见》。

各供水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市政道路检修、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完善DMA分区计量建设和管理、开展表务管理和违章用水稽查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多效并举,有力推动漏损控制工作。“十四五”期间已累计完成1873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2024年上海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修正后)7.4%。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