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发制造全球同步发布!“总部面对面”走进这两家外企
2025-05-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市政府新闻办5月14日举行“总部面对面”系列集体采访活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进德硕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丹纳赫(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Beam    在中国的员工规模已超1100人  

“ABeam Consulting 集团自2003年在上海设立据点以来,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实现了飞速成长。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大连、香港、台北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ABeam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兼知识管理团队负责人杨丽楠介绍说,截至目前ABeam Consulting集团在中国的员工规模已超 1100人。

据介绍,ABeam Consulting 集团成立于 1981年,历经40余年的发展,先后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服务网点,截至2024年4月在全球拥有约8300名员工,服务于700多家客户,服务领域涵盖了制造业、航空业、汽车、化学、金融、零售、交通、通信、高科技、公关等。

作为一家起源于亚洲的全球化咨询公司,ABeam Consulting 利用在全球积累的深厚行业管理咨询经验,提供与时俱进的咨询服务,用以帮助客户扩展全球化业务。

ABeam计划将中国发展辐射至全球范围,目前已经荣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证,受邀出席“2024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协助外资企业扩大在华业务。

“这些年来,我们把公司扩大了2.5倍,对于ABeam来说,人才是独一无二的‘资产’,我们与各知名学校达成产学合作,着力于员工满意度的改善与提升,举办各种专业培训及经验分享活动。”杨丽楠介绍说,德硕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简称“ABeam-CN” )作为集团旗下一员,融合中西方文化和咨询经验,多年来积累各行业的成功案例,为全球客户提供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业务流程改造、IT咨询、ERP实施及经营外包等优质服务。通过与各商业领域的客户在不同项目上的多次合作,获得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众多头部企业的认可。

记者获悉,德硕目前正面向2025 年应届毕业生招募助理顾问/分析师。那么,德硕需要怎样的人才?杨丽楠表示,作为咨询顾问,需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期待看到同学们身上能够具备一定与客户沟通的气场或拥有此潜力。“这些在应聘者既往简历经历的描述中也可见一斑。目前我们在候选人筛选的过程中,会参考拥有AI能力的自研Smart HR系统加以辅助,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精准地筛选出最适合ABeam的人才。”

  丹纳赫    上海研发制造全球同步发布  

上海研发制造,全球同步发布!美谷分子仪器新品QPix FLEX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是第一款由中国团队全程主导研发、面向全球的新品,严格遵循丹纳赫全球产品开发流程以及质量控制体系。

丹纳赫是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运营超过15家在各自细分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支持合成生物学、多组学、类器官、脑科学、基因细胞治疗等前沿学科研究与转化,涉及研发、生产、商业运营、应用支持、技术服务等。

“作为一款微生物克隆挑选的紧凑型设备,旨在简化微生物工作流程的每个步骤。”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胡翔宇介绍说,首发的一机多用模式集合了移液工作站、细菌/微生物挑选、微生物彩色成像、自动化整合功能。

丹纳赫中国联合总部位于大虹桥,设有全球为数不多的丹纳赫商业系统DBS学院,还建有丹纳赫生命科学研究院,旗下徕卡、SCIEX、贝克曼库尔特医学诊断也设立了实验室,共同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生物药研发和质控提供核心工作流程研究、展示和交流平台,持续推动上海和全国的生物技术与精准医学的进步。

新产品在上海工厂生产,这也是产品按时上市的原因之一——研发和生产紧密合作,确保新产品符合生产标准。美谷分子上海研发制造基地是丹纳赫全球最佳工厂,支持全球超70%的产能,拥有7条生产线并不断拓展产能。

美谷分子上世纪80年代创立于硅谷。2019年,美谷在中国成立研发团队,是其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团队成立三年后就正式上市了第一款产品,填补了自己在细分领域的空白,获得了中国创新金奖,也获得了全球用户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徕卡工厂落户于金桥,是徕卡全球重要的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卓越中心之一,见证浦东开发开放。今年,丹纳赫旗下徕卡显微系统与金桥集团签约,投资2亿元扩建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完成后,该基地将升级为丹纳赫上海金桥研发生产基地,支持徕卡病理在华60%的业务实现国产化,以更好服务本土客户。

2025年1月,丹纳赫旗下运营公司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苏州)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创新解决方案。这是丹纳赫携手中国科学家开展的首个Danaher Beacon科研合作项目。

位于张江的园区是Cytiva思拓凡美国本土之外的全球第四大枢纽。2023年累计投资1亿元建成思拓凡中国科创中心,集合生物制药人才培训、新型疗法孵化等九大功能于一体,是Cytiva亚洲最大的生物制药人才培训基地。作为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每年支持2000多人次培训,近5年来赋能100多家中小企业。

2022年,丹纳赫启动“创升中国”战略,不断做强本土研发制造能力,来自美洲、欧洲、亚洲数条海外产线被引入到中国,在本土制造上实现“双80”目标:一个“80”是未来80%在华销售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另一个“80”是本土工厂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80%在国内采购完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