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归企业办创业大赛,张江打造创新产业平台
2025-05-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80个海归创业企业报名,优中选优的6个创业企业站上了最终的舞台。5月15日,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海创浦东”归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 895 创业营(第十六季)智算专场开营仪式在浦东张江集电港举行。记者看到,参赛企业既关注“硬核”科技,也致力于前沿创新。 

 年轻团队为传统行业带来新变化 

“我们的核心团队都是国际化人才,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背景,硕博占比90%,平均年龄38岁,年轻有活力。”华云智能健康有限公司创始人谢玉龙这样介绍自己的团队。

年轻的团队给传统行业带来新变化。他的企业所做的是智能健康行业,用芯片、AI技术等来提高传统行业的创新度,开发新市场。如针对7天传统线性血检模式,开发了Al无痛血检机器人,可以实现血检一体化,无痛、高效、院外、智能。

目前,企业在上海已经和瑞金医院进行了合作尝试。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未来企业还将从医疗器械转型为人工智能的医疗数据公司。而参加这次大赛也是希望能和浦东的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数字医疗。

2018年成立的迈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视觉感知在智能航行领域应用的高新技术和 “专精特新〞企业。因为在行业中具有先发优势,现在这家创业企业已经可以成为行业内规则的制定者。“我最近刚从挪威回来,正是向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标准组织递交系列提案及蓝皮书,提出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特点的自主航行系统分类分级框架体系。”迈润智能创始人张兵华表示。    

“大模型要在企业落地,目前存在用不起、用不好和不敢用的问题,我们主要是通过边缘算力调度以及我们的全自动化数据治理技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大模型在企业的落地。”来自长沙的云边智算创始人郭泰彪告诉记者,一个大模型一体机的报价可能要100多万元人民币,而这家创业企业则能做到10万元的报价。以往由人工处理数据治理,成本报价要1000多万元,而通过全自动化数据治理技术,则可以降低到30万元。

从最初创业时30万元的营收,到今年预计营收可以达到2000万元,郭泰彪的这家创业企业正在稳步发展。而来参加此次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双创大赛和创业营活动,是因为浦东优越的国际化环境。在他看来,浦东在芯片产业、算力产业链方面都比较成熟,也有成熟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我们企业成立时间刚刚14个月,团队是一个全球化团队,有湖南本土的科研团队,还有另外一部分成员在上海以及海外,我们希望能从湖南起步,逐步通过上海的这个平台辐射到长三角地区,进一步走向国际化。”      

 张江为创业企业打造创新产业平台 

从大赛参赛企业来看,越来越多的海归创业企业将目光瞄准科技前沿。当人工智能的算力飞涨,数据的成长和运输能力却呈现出了一种不匹配的状态,初创企业英伟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光电的一级集成将光电领域与半导体的摩尔定律CMOS结合在一起,做一个光电集成的平台,产生光互联和光传感的产品。不仅性能能达到成十成百倍的增强,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

“创业时我有两个选择,可以在美国,也可以在中国。最后选择中国,还是因为想为中国做点事。”英伟芯创始人聂辉是一位美国电子工程博士,深耕于光电领域已经有30年左右了。2019年,他从美国回国,加入了国内一家初创企业,伴随他们成长为如今的头部企业。“我算是年纪比较大的一位创业者,为何要出来自己创业,还是因为有热情,想要去破解瓶颈,恰好我自己对这个领域也比较有研究,国内也缺,这可能是下一代的技术。”他表示。

在聂辉看来,张江对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最好的地方,这也是他选择将自己的企业落地张江的原因。“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创业大赛,给我们这种初创企业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也跟大家做一些交流,认识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同企业,或许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当天, 895 创业营(第十六季)智算专场也举办开营仪式。895创业营创新服务经理许程岚表示,张江高科作为上海和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引领者和建设者,在平台建设和产业服务中不断创新。

首先是构建了丰富的产业交流平台,打造了新峰会、新焦点、新校友、新剧场、新生代五大子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交流平台。同时也在合作打造专业的机构平台,为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更具科技属性的产业服务。张江也在完善产业人才平台,通过设立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产教基地,组织企业赴上海、南京、成都、西安等重点高校进行招聘,希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

“895创业营第十六季正式启动,代表着895创业营正式进入3.0时代,这是我们创新产业平台形式的重要举措。”许程岚表示,希望能架起在应用企业和研发企业之间的一个沟通对接的桥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