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产教融合(上海·临港)论坛成功举办
2025-05-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徐红清

2025年5月15日至16日,首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产教融合(上海·临港)论坛在上海滴水湖洲际酒店举办。论坛以“聚焦上海,共研低空生态链人才培养;聚焦低空经济,共建华东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专题报告、应用场景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实地参访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以及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

论坛伊始,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杨宁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改处副处长庄青松分别致辞,为活动拉开序幕。中国低空经济研究知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低空经济面临体系性安全挑战,应构建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发展的“耐心经济”。

在论坛期间,华东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两大关键产教融合平台正式揭牌成立,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被授予理事长单位。主办方表示,两大平台的正式落地,标志着低空经济领域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未来,两大平台将聚焦行业需求,汇聚多方资源,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重要进展将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其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领域实现持续突破,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专题报告环节,多位来自行业、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与愿景、上海市在低空经济产业方面的重点工作、华东无人机基地的产业发展情况等主题,开展交流分享。

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主题演讲中,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先良等嘉宾围绕低空通信、空域管理等应用场景及相关人才培养需求发表演讲。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环节,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向红聚焦无人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突破,上海翰动浩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文分享了企业在无人机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论坛上,《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建设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从产业构成、实际应用场景到具体岗位需求等多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规划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为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圆桌论坛环节,由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科研主任徐勤主持,范本鹤、刘淑芸、袁顺周、郑亮等嘉宾围绕低空经济人才市场发展趋势、薪酬体系、产教融合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从多维度展现了低空经济与人才发展的融合趋势。

此次论坛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低空经济专委会指导,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临港产教融合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天翼科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主办方表示,本次论坛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从业者打造了一个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深度探讨了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方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低空经济将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政策支持等方面不断突破,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质生产力引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徐红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