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价疫苗扩龄!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HPV校园行活动走进同济大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随着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新适应证获批,16-26岁男性也被纳入接种范围,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作为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适用于适龄男女的九价HPV疫苗,其临床应用为青年群体构筑起更全面的健康屏障。
5月27日,一场聚焦青年健康防护的科普盛宴——“苗护青春 健康校园”大学生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HPV校园行活动走进同济大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副主任表示,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医教融合”,将疾病预防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打破认知壁垒
“HPV感染并非女性专属,男性同样面临健康威胁。”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在科普讲座中指出,持续感染高危型HPV会显著增加男性罹患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数据显示,88%的肛门癌与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约90%的生殖器疣由低危型HPV6和HPV11引发。然而,“男性无需接种HPV疫苗”“感染后果不严重”等认知误区,导致公众对男性HPV感染风险普遍存在低估。
HPV疫苗接种是预防相关疾病的重要防线。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90-70-90”目标,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呼吁推行男女共防的疫苗接种策略。研究表明,不分性别的接种模式不仅能更有效降低HPV感染率,还能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加速宫颈癌消除进程。
“接种HPV疫苗不仅是个人健康的守护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杨瑜麟呼吁,适龄男女应树立健康责任意识,相互鼓励接种疫苗,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高校创新科普模式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高校正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冬副主任表示,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医教融合”,将疾病预防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活动现场,同济大学创新采用“科普讲座+情景剧”的形式,生动解答HPV防护相关问题。同济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端木怡雯介绍,随着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获批,同济大学校医院作为上海市首批接种点,已全面开通男性预约接种服务。通过“同济信息化”公众号,师生可实现线上预约、改约,并接收催种提醒,四楼特设的疫苗收费窗口也为接种提供便利。
“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早预防、早保护’的健康理念。”同济大学校医院徐纪平书记表示,校医院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为师生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共同推进“HPV男女共防”事业发展。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青年群体对HPV防护的认知,更为推动“男女共防”理念的普及、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高校力量。未来,各方将继续携手,为守护青年健康、消除HPV相关疾病而不懈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