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两次入伍的90后上海兵,褪去戎装后扎根基层为青年发声
2025-06-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武警机动部队战士、高原特种部队狙击手……二次入伍的上海90后周一俊拥有着同龄人鲜有的军旅青春。退伍之后,他在上海普陀最年轻的街道担任基层干部,从社工小白成长为社区项目建设负责人,作为年轻的区人大代表,他用青春建言不断为青年“发声”。

  初次入伍   3公里跑不下来的新兵逆袭成优秀士兵  

从新兵蛋子摸爬滚打成兵王,在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许三多身上,周一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过和许三多进部队的故事大相径庭,参军入伍的这条路是周一俊自己选择的,甚至是瞒着家里人做的决定。

18岁时,他第一次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是继续学业还是追逐梦想?听从内心的呼唤,他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我妈妈一开始不想让我去参军,还把户口本藏起来。”周一俊笑着说,“为了能圆梦,我决定先斩后奏,找到户口本悄悄报名。”

之所以对当兵这么执着,还是源自其外公从小给他埋下的种子。“从小我和妈妈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外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海军,受他的影响,我一直以来都喜欢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如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便成了他的梦想。

2012年12月,周一俊正式成为武警上海市总队某支队的一名战士。“当时我们部队是沪上唯一一支全机动反恐武装力量,负责反恐、反劫机、工化救援等任务。”除了站岗巡逻,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练习射击、格斗和专业技能知识。

虽然进入了部队,但高强度的训练起初让这位刚毕业不久的高中生并不适应。其中五公里考核是军事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所有新兵抗拒但无法逃避的“噩梦”。“刚进部队3公里都跑不下来,”周一俊坦言,“以前只会读书,训练这块是短板。”

没办法,体能不达标只能努力加练。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刻苦训练,原本体重170斤的周一俊瘦身至120斤,还练出一身肌肉。但比起许三多,他更像是前者和一心想进部队大展拳脚的成才的结合体。“脑子更灵活一点,比如一个爆破任务,我会思考如何在避开敌方的攻击下更快完成任务。”在择优评选中,由于射击、格斗成绩排名靠前,他先后被授予嘉奖一次,获得优秀士兵荣誉一次。

  二次入伍    严重高反也要进高原部队  

2015年3月,周一俊两年义务服务期满后,入职万里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因表现突出同年被授予优秀员工称号。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还有机会再次入伍,他又燃起了军人梦。第二天一早,他上征兵网报了名,在志愿地区一栏落笔“边远艰苦地区”。

为确保能分配至边远艰苦地区,他特意写了一份入伍决心书交给武装部。“申请去西藏。我知道西藏最苦,但也最锻炼人。”在全上海分配去西藏的入伍士兵中,他是唯一一个二次入伍的。入伍后,部队领导得知周一俊是上海兵,打算将他分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某生产兵团服役。接到分配命令后,他第一时间向部队领导申请,“要去就要去海拔最高的地方”。

但身体上的不适应试图将他劝退。刚到日喀则新兵连,他就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第二天就因急性缺氧住了三天院”。下连后,他来到当时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服役,“我们连队在山上,5300米,这里常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没水没电,每天只能轮流到山脚下挑水喝。”回忆当年的军旅生涯,他还是忍不住感慨。

定点巡逻、记录边境情况,是他们的日常。不过令他印象中最深的是,2017年,印军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越过边界,进入中国领土。周一俊和战友第一时间赶赴边界防守山口安营扎寨,与印军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对峙,最终印军撤回边界线以内。“他们不退,我们更不能退,不开第一枪,但要寸土必争。”他神情严肃地向记者描述对峙时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不当兵不知道战争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由于表现突出,他被选调至内地某特种作战学院培训,经过层层筛选后调至全军唯一一支高原特种部队服役,担任特种作战队员狙击手。“解放军特种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时隔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他仍觉得非常自豪。两年服役期满,他再次回归社会。

  褪下戎装    驻守基层为青年发声  

退伍不到一个月,他回到原单位万里街道复职,成为万里雅筑居民区的一名社工,并担任万里雅筑居民区团支部书记。提起基层工作和部队生活的相同之处,他表示同样都是为人民服务。

在普陀区最年轻街道——万里街道的基层岗位六年时间,周一俊先后在居民区、机关多岗位就职。那时,他刚从特种部队回来的他到街道入职,一个人要负责一个居民区整整284户的信息登记、走访、志愿者对接等日常琐事,如何平衡各方诉求是对他脑力、心力的极大考验。

去年9月,周一俊调岗至万里街道社会工作办,在忙于居民区事务之余,他还负责街道人宠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在前期和街区党支部书记等年轻基层干部一同排摸走访后,他发现部分商铺与消费者存在矛盾纠纷,居民区内存在宠物被遗弃等情况。为改善以上问题,街道将人宠友好社区建设纳入2025年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周一俊提出了数字化建议,探索为宠物建立基础电子档案系统,通过绘制社区宠物活动热力图,精准分析和配置宠物活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

今年5月,万里街道正式成立上海市宠物行业协会普陀办事处。街道将与市宠物业行业协会合作,引入宠物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宠物培训课程,教导居民如何正确训练和管理宠物。为防控流浪动物伤人、宠物传染病传播等风险,计划在社区内配备宠物急救药品、防护装备等基础应急物资。此外,万里街道将携手市场监管局、司法局和市宠物协会为处理行业纠纷、宠物相关产品定价、防疫等问题制定行业指引。

作为普陀区一名90后青年人大代表,周一俊始终着眼青年议题为年轻人发声。结合普陀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今年年初他提出了为年轻人成立青年食堂的建议。“在平时走访的时候,发现办公楼、商圈内的年轻员工没有工作餐,总是点外卖,考虑到青年人的健康问题,想着可以在老年社区食堂的基础上打造青年食堂,为他们提供就餐优惠以及送餐服务。”如今,该建议已得到施行,并在普陀区部分商圈进行试点。

而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他也在不断吸纳更多青年力量赋能社区治理。围绕“靠谱小筑”品牌,居民区凝聚了包括在职的年轻党员和居民区年轻志愿者在内的青年,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中的各项重点项目,发挥青春正能量。“我们打造了一支‘第二梯队’的年轻队伍,主要带领大家持续地走进居民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中,他关注到一名00后的青年工作认真,在将其发展为共青团员后不到半年时间,这位小姑娘便获得了普陀区优秀志愿者称号。

为更好地建设人宠友好社区,万里街道将联合上海市宠物业行业协会共同成立行业协会普陀办事处党支部。周一俊也将更多青年纳入街道人宠友好社区的建设团队中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