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电子预防接种证申领范围已扩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自2025年1月1日起,新版电子预防接种证在“随申办”正式上线,成功将传统纸质接种本转变为方便的“指尖上的疫苗管家”。
6月11日,记者从市疾控局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目前申领对象范围已扩大至2018年6月1日之后出生且在本市拥有电子预防接种档案的儿童。
◇ 自助生成并“一键下载”查验凭证 ◇
家长在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后,能够直接在手机上自助查验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还能。市民还能依据自身需求,在手机上挑选合适的接种门诊、日期以及时间段,真正实现“通接通办,便捷接种”。
在接种门诊,市民只需亮码就能完成身份识别、取号、登记和接种等一系列流程,实现“一码到底”,大大提升了接种效率。此外,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近日电子预防接种证还将上线多语种版本,为留学生和出境人士提供便利。
上海市疾控局副局长吴立明介绍,2018年,本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码联动”疫苗追溯系统。该系统以保障安全为核心,整合了健康档案、接种管理、物流配送等多个信息系统,通过“疫苗追溯码、疫苗产品编码、冷链设备编码、接种儿童代码、接种医生代码”的联动,实现了疫苗从出厂到接种使用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成功打造了“智慧接种1.0”,有力保障了接种安全。而“智慧接种2.0”则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以“便民高效”为核心理念,从管理端、应用端和服务端三个维度,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全面升级预防接种服务管理体系。其中,今年上线的新版电子预防接种证,便是“智慧接种2.0”在应用端的一个具体体现。
◇ 试点健康副校(园)长制度,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校园作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场所,2024年起,本市积极开展健康副校(园)长制度试点。目前,已有318位医疗卫生人员在365所学校担任健康副校(园)长。这些健康副校(园)长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紧密围绕学校学生的健康需求,以传染病防控、学生常见病防治、心理健康等工作为重点,一方面积极实施“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策略,支持学校强化防病措施,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健康画像+技术赋能”模式,打造特色服务矩阵。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常见的健康风险,研究应用预防干预适宜技术,建立“一校一策”健康促进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监测数据显示,试点学校的近视率、肥胖率总体得到了有效改善。
在平南小学,全校有1200余名学生。唐亦筑是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营养师,担任健康副校长后,她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历年体检情况,发现学生的营养性疾病主要集中在超重与肥胖问题上。经过调研,找出了家庭饮食失衡、学生营养知识缺失等根源问题。随后,她与学校领导和保健老师共同商讨,确定以学生营养和肥胖干预为重点开展工作。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编写了《红绿灯法则》帮助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针对家长忙碌的情况,制作了《古美营养放大镜》等科普短视频。同时,利用专业优势为超重、肥胖学生制定专属食谱。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肥胖率同比下降了4%,超重率同比下降了3%,取得了显著成效。
◇ 推出10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助力企业发展 ◇
与此同时,今年,市疾控局持续聚焦企业需求和关切,围绕“审批减负、检查减扰、服务增效”,重磅推出10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措施。
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市疾控局对符合条件涉水产品的行政审批,实行免于生产现场审核;将音乐厅、展览馆等7类公共场所行政许可改为备案管理,大大简化了流程,减少了申请材料。在优化政策服务方面,为公共场所、涉水产品生产企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等4类重点领域精心提供政策解读短视频、合规经营指导图册或“一对一”法规标准咨询服务,精准解答企业疑问,确保企业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政策。
在创新监管方式方面,市疾控局在游泳场所、沐浴场所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监管领域,加强与市场监管、体育、文旅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有效增强了综合监管效能。在提升监管质效方面,推行“无事不扰”“无感监测”两个清单,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医疗废物信息化追溯管理良好的医疗机构等5类单位,适当减少检查频次;拓展餐饮具消毒等3个非现场执法场景,借助视频监控和AI识别技术,实现更精准高效的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打扰。
市疾控局表示,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无事不扰”清单和“无感监测”清单进行动态调整,重点纳入智慧化管理水平高、社会责任履行良好的企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