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文化季|以笔为枪宣传抗战,上图举行“红色印迹”主题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鲁迅亲自推荐出版的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故事”、木刻版画《狼牙山五壮士》、原载于《国闻周报》的漫画《南市难民区成立》,这些历史文献都在讲述一段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史。“红色印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主题展——馆藏文献里的抗战图像记忆”6月12日在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揭幕。此次展览也是上海红色文化季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要真实再现和讲述那段历史,各种珍贵的文献和史料是最直观,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此次“馆藏文献里的抗战图像记忆”展览精选上海图书馆馆藏百余种、200余幅图像文献,从日寇侵华历史、全民浴血奋战、抗日救亡宣传、民族伟大胜利等四个方面,全景呈现中国人民十四年伟大抗战历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斗争。展览中呈现了大量抗战时期的版画、漫画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烽火岁月,更凝聚了艺术家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作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自九一八事变后,便以笔为枪,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反对侵略,坚定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大力扶持和培育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成为“战斗的艺术”,在救亡宣传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展览中,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故事”,由鲁迅亲自推荐出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此外,鲁迅还通过与苏联版画家交换宣纸等物品,收集了他们的手拓作品,并汇编成《引玉集》出版,进一步推动了中外艺术交流。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文艺类专门院校,其美术系汇聚了大量木刻艺术工作者。在这里,师生们不仅参加了生产劳动、减租减息运动等实践活动,还积极投身民主建设和抗日反奸斗争。古元的《人民的刘志丹》、张望《讨论候选人》等,都是画家深入生活后的真实写照,成为许多木刻工作者学习的范本。
伴随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陕甘宁边区的版画艺术以延安鲁艺为中心,形成了以古元、彦涵、夏风为代表的延安画派。其中,古元的《减租斗争》更是成为延安木刻的经典之作,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在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与地主说理斗争的情形,反映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风。
十四年抗战中,美术工作者们创作了大量木刻连环画,编写故事、塑造英雄、动员群众。其中,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抗战真实事迹绘制,如木刻版画《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源自大家耳熟能详的抗战真实故事。画家彦涵与作家华山彼时在太行山敌后工作,从《晋察冀日报》的报道中得知这一英雄事迹后深受感动。1944年,彦涵根据华山的文字描述,采用木刻的形式完成了这部十六幅连环画。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不仅是奠定胜利基础的必然选择,更成为凝聚人类正义力量的精神纽带。其实,早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提出之前,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民已经本着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支援中国抗战。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法国耶稣会士饶家驹发起组织上海国际救济会,在徐家汇等地建立了6个难民收容所,设立南市难民区,到1940年6月底,共收容了近20万战争难民。漫画《南市难民区成立》呈现的就是这段历史。
本次展览展出多件珍贵文物,包括杜重远主编的《新生》周刊、1936年邹韬奋编辑的《生活星期刊》、1937年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等。还集中展示了《风云儿女》《十字街头》等多部早期抗战电影片段以及多首20世纪30、40年代灌制的抗战歌曲,包括多个版本的《义勇军进行曲》、以“社会滑稽”闻名的江笑笑编演的《一·二八小鼓调》、田汉作词,张曙光作曲的《日落西山》等。
对于此次展览,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红色文献研究中心负责人忻平表示,展览以丰富大量的实物来显示所要表达的内容,作品均经过反反复复地慎重选择,展品均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既有名人,也有不知名的年轻作者,反映了上海文化界的各个领域的抗战成果,也显示了国人奋起抗争的共识。看完颇有震撼人心之感。
上海图书馆还配套此次展览推出多项活动,助力“大思政”建设。本次展览与上海大学、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等机构合作,推出“抗战地图”多媒体展项,融合60余处抗战纪念场地,包括上大文学院团队提供的抗战文艺地图、龙华烈士陵园提供的上海英烈设施,新增3条红色路线。以合作单位专业的抗战史研究成果助力上图红色文献推广与资源建设,上图则通过补充相关历史文献、老照片等,丰富各合作单位的成果。
本次展览的配套活动还包括引入了上海大学的“沪战记忆·城长新声”实践团队,该团队通过文化研究与城市更新的深度融合,为弘扬民族精神、塑造“抗战上海”的城市形象提供新方案。上海图书馆借助这一项目展开公教活动,让大思政课程走出校园,进入公共文化平台。
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杨春花表示,上海图书馆将对标本市红色文化季系列活动安排,进一步完善红色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以党建联建共建为纽带,用好用活馆藏红色资源,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馆藏特色的文献推广服务,让红色文化更可感可知。
本次展览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学、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主办。展览将免费开放至7月27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