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红色掌柜”陈云同志的精神风范,上经贸大师生打磨出四堂微党课
2025-06-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配合正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展出的《伟大光辉的一生——陈云生平业绩陈列展(特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组织部、会计学院党委围绕学习“红色掌柜”陈云,精心策划系列主题学习活动,最新打磨出了四堂微党课,解码“红色掌柜”陈云同志的精神风范,以此激励师生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这一成果即将走入社区宣讲、运用于暑期社会实践等。

以“忠诚于党,唯实为民”为主题的四门微党课《陈云之作风建设》《陈云之党建主张》《陈云之改革之道》《陈云之经济智慧》,由陈云纪念馆指导、学校会计学院师生共同讲述。

陈云同志说过,“一个人最愉快的事,就是参加革命,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在《陈云之作风建设》微党课上,学生党员林琳讲道,陈云同志在主持全国商业工作时,专门列出“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类民生问题,强调“商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六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广大的城乡人民对我们是否满意”。

作为党员干部,陈云同志家风严谨,提出的“三不准”家规贯彻始终。“三封家书就是三堂纪律公开课。”在《陈云之党建主张》这一课上,学生党员张浩在展示陈云同志致家乡政府的信笺影印件时说道,他坚决拒绝为亲属谋取任何特殊照顾,用行动践行“恋亲不为亲徇私”。研二学生金亦康在听课笔记中写道,“陈云同志把‘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作为座右铭。这让我们明白,理想信念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坚定站稳‘人民立场’。”这种朴素而崇高的公仆情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青年学子。

“政策对不对,在老乡的稻穗上;办法好不好,在土地的收成里。”在《陈云之改革之道》微党课中,主讲人朱宸希同学动情讲述了1961年青浦调研的故事,“陈云同志用沾满泥巴的双脚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文件堆里,而在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中。”这种对“不进群众门,难解百姓忧”的执着,正是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信念最生动的实践。

为什么说陈云同志是“红色掌柜”?《陈云之经济智慧》微党课,就以陈云同志“红色掌柜”称号的由来起笔,从“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16字方针接收并顺利完成沈阳接管,到他临危受命,主持制定并领导执行“一五计划”,以一堂“酣畅淋漓”的经济治理党课阐述陈云同志在解放初期的经济智慧和杰出成就。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一充满唯物辩证法的“十五字诀”,是四门微党课共同的核心线索。“没想到陈云同志还是一位‘经验老到’的会计大师,党课中讲到他用23户账本驳斥那些机械执行的‘增产指标’,着实让我深感佩服,他不愧为新中国的‘红色掌柜’。”聆听微党课的大一新生陈奕扬感慨道。

会计学院党委介绍,“这四堂微党课不是简单地讲历史,而是结合现实生动诠释陈云同志的崇高精神、优良作风和思想方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师生认真学习与宣讲,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照亮奋斗前行的道路。”未来,课程将面向街道社区、基层党支部、广大师生及中小学校开展宣讲与资源共享。

当下,《伟大光辉的一生——陈云生平业绩陈列展(特展)》正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展出。展览以时间为线索,精选100多张珍贵图片、32件文献资料,以及陈云同志手书的“十五字诀”条幅、使用过的棕色皮箱等13件珍贵文物图片,集中展现了陈云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品格,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堂微党课已经转化为视频资料,在展览区的配套空间滚动播出。很快,宣讲同学们也将走入社区,将成果进一步运用于暑期社会实践等,辐射更多的人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