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向钱伟长老校长献花,也收获来自师长们的真诚祝福
2025-06-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6月29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钱伟长雕像,被一圈鲜花包围,这些花束,来自上海大学2025届毕业生们。就在一天前,他们在毕业典礼上收获了师长们的真诚祝福。

毕业典礼上,上海大学1983届校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许杰深情分享了与文博考古事业的缘分和坚守,寄语毕业生们要学会珍惜人生的不同体验,磨难会砥砺心智,也会成就伟大人生,要珍惜在校期间与同窗结下的真挚情谊,知行合一,用卓越成就为母校再添华彩。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丹教授则以“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一公式,激励毕业生们在人生的庭院里,种下美好的愿望,倾注全部的热情,发挥天赋的能力,向着阳光奋力生长,收获繁花似锦,成就硕果累累。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寄语毕业生,要做洞察时代的“解码者”、顺应时代的“行动派”和领航时代的“弄潮儿”。

如何成为时代“解码者”?他希望同学们深耕学与思,在持续学习中扩大知识的广度,在深入思考中提升辨识能力。“把握变与恒,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开拓新局,在恪守恒心、恒志中深化根基。识辨危与机,以辩证的眼光审视起伏,遭遇挫折时无须灰心气馁,春风得意时切勿忘形失蹄,得失泰然,宠辱不惊。”

要成为“行动派”,刘昌胜院士希望同学们循道而行,深刻理解并尊重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敏锐洞察锚定方向,知行合一,追求卓越。挺膺担当,秉持“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胸怀理想、进德修业、安民厚生,利济天下。坚忍包容,学会和不同的声音共处,在追梦路上锤炼百折不挠的品质和包容万物的胸怀,以蓬勃朝气直面挑战,以坚韧毅力攻坚克难。

做领航时代的“弄潮儿”。他希望同学们择高处立,走出舒适区,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硬核实力,持续收获成功的喜悦。“向深处探,以一种别人掘井七丈,我偏要再深凿两尺的倔强,去挖穿阻碍行业发展的顽石,去凿透滋养文明涌进的泉眼。往新处闯,去突破思维定式,开辟新航道,引领新发展,成为新技术的开拓者、新产业的缔造者和新文明的推动者。”他表示。

在这场毕业典礼上,上大2025届毕业生们带来了自己拍摄制作的毕业纪念视频《答卷》,定格了上大学子在青春这场大考里的高光时刻——每一帧都是对青春最炽热的注脚、都是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机器人舞蹈走上舞台,象征着上海大学紧跟时代脚步的创新实践。毕业生代表汪芷萱、赵兴美、李博文、左维、王音典、安琳娜则与革命先驱“刘华、何秉彝、杨之华”等数字人上演了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红色基因在两代上大人的铮铮誓言中赓续传承。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表彰他们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勉励毕业生们在未来征途中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