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直播间内外:上海永远给年轻人留机会
容么么直播中心外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上海长宁区有条特殊的马路:北侧是灯火通明的容么么直播中心;南侧矗立着全市唯一的“主播公寓”。凌晨,主播们结束工作走出公司,穿过二十米宽的马路便回到了家。在这里,由各种不同职业转型而来的主播们,共享着一种特殊“归属感”。
记者在采访了三位不同领域的主播后发现,人才公寓解决安居痛点,释放职业潜能;团代会搭建参政桥梁,赋予新职业者话语权。当更多青年在“住有所居”中扎根,在“言有所途”中成长,“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便不再是一句口号。
容么么直播中心大厅。
“主播公寓”中的主播专属楼层。
从设计图到聚光灯:“话筒的重量变了”
凌晨4点,上海尚未苏醒。27岁的于季琛已坐在化妆镜前,晨班直播的倒计时如弦紧绷——这曾是她最不敢想象的场景。四年前,当公司开拓直播业务,听到同事问“谁愿意试试主播”时,这个习惯埋头画图的姑娘本能地退缩了:“我连话都不爱说,怎么可能对着镜头推销?”
2021年4月,首次直播,镜头前的她动作生涩,透着紧张。为提升技巧,她逼自己从讲解单品起步,再到一小时片段播报。两个月后,她竟扛起了新品牌独立开播的重任。“设计专业背景,让我在商品讲解上有优势。”对色彩的敏锐直觉,对品牌调性的精准把握,让她将服装搭配讲成了生动的美学课。“美是相通的”成了她的直播密码。
真正的淬炼发生在2022年。她和团队主动报名带着帐篷驻扎公司三个月。物资紧缺、身心疲惫之际,一个新品牌亟待开播。没有退路的团队背水一战:设备反复调试,选品连夜确认,主播轮番上阵。
“当时很多主播轮流接力直播,大家在疲惫时交替上场。后来在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时,每个人都很兴奋。那种众人携手攻坚、从零开始打拼的场景,始终是我记忆中最难忘的瞬间。”于季琛说。如今她日均直播6小时。面对突发状况也游刃有余,她可以瞬间切换Plan B商品化解危机。2023年4月28日,共青团上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于季琛作为青年代表,也参加了本次团代会,她最深的感受是“话筒的重量变了”。这个曾在直播间紧张到失声的女孩,如今作为行业代表参政议政。“最难的带货,是带出整个群体的未来。”
从建材到美妆镜:跨界主播找到了“归属感”
公司提供的人才公寓补贴,让主播林永盛以不到2000元的月租住进精装一居室。他的通勤路途也从跨省奔波缩短为“过个马路就到”。这份稳定感,与他此前“每天睁眼不知在哪个城市出差”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
1994年出生的林永盛称自己是“半路出家当主播”。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英语专业的他,曾是校友企业箭牌卫浴的区域经理。但传统行业与个人志趣的偏离,让他决心在2022年转换赛道:“建材行业要么熬成总监,要么自立门户,而我对这行始终缺了点火候。”
一个偶然的契机点燃了转型火花。“朋友做了几年主播,我抱着‘线上销售总不会比线下难’的心态投了简历。”他坦言零经验入行的忐忑,“当时计划试水三个月,不行就回到老本行。”
从建材销售到美妆护肤主播,他必须要背诵数百个口红色号(如摩洛哥红棕)、应对突发舆情……但他直言“性价比更高”:“以前做区域经理,凌晨改方案、6点赶去开会是常态,手机一震就心神不宁。现在下播后时间全属于自己,手机常年静音!”更让他满意的是收入提升:“沉淀专业能力后,报酬比建材行业更可观。”
转型初期,美妆知识空白是最大挑战。经过半年的努力及公司的培训,他进阶到“整条手臂涂满色号也能精准描述”,更摸索出“真诚犀利”的独特风格。“作为男主播,我以‘女性闺蜜’视角建议‘素颜涂这色号是灾难’,反而赢得信任。”
公司的人才公寓政策让他扎根上海长宁区:“市场价4000多元的房租,补贴后不到2000元,上班只要过条马路就到。”更触动他的是企业对新人的扶持:“从零经验小白到能驾驭奢侈品项目,公司提供的培训、时尚资源都是后盾。”
谈及未来,28岁入行的他毫无年龄焦虑:“美妆护肤领域需要沉淀,我的经验反成优势。转型培训或经纪人,都是可延伸的路。”
从万米高空到镜头前沿:一座城市的“温柔承接”
“以前在万米高空为乘客服务,现在在镜头前为年轻人选品。”主播钱媛媛回忆起职业转型的契机。
这位27岁的上海姑娘,曾是国际航线的空乘,因长期熬夜导致身体透支,最终选择在2022年扎根直播行业。对她而言,从云端到直播间,不仅是职业赛道的切换,更是一场青年与城市、企业深度联结的双向奔赴。
在钱媛媛的描述中,容么么直播间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成长孵化器”。公司为她匹配了精准的职业路径——专攻年轻化运动品牌的直播。“我的风格必须和产品调性同频。”她调整语速,模仿起直播间里俏皮的语气,“比如播这双粉色板鞋时,我会戴个同色系发箍,搭配墨镜和短裤,让观众一眼就联想到夏日街头。”这种“人、货、场”的高度契合,让她在两年内从直播新人蜕变为能驾驭高强度促销场次的成熟主播。
企业提供的支持远不止于专业培训。钱媛媛特意提到公司的人才公寓:“房租补贴后只要2000元,步行到直播间只需15分钟。”这个位于长宁区的落脚点,让她告别了长距离通勤的疲惫,也让她更深入地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在她看来,企业用“拎包入住”的关怀帮她扎下根,而城市完善的配套则让生活有了更多可能性。
谈及未来,钱媛媛的眼中闪烁着期待。她正在尝试短视频创作,希望突破单一主播身份,“就像上海这座城市,永远在给年轻人新赛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策划:高玲
编辑:郭佳杰 张红叶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