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淮剧《火种》让红色记忆照亮上海,百年前的时代呐喊依然激荡人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作为“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的重要剧目,上海淮剧团新编淮剧《火种》7月1日晚亮相宛平剧院。虽然剧中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已经将近100年,但革命先贤的呐喊和奋斗依然振奋人心。《火种》也是2025年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参演剧目。
淮剧《火种》以1926-1927年间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为题材,聚焦上海底层产业工人的故事。在三大历史纪念主题背景下,通过工人领袖与革命群众的群像刻画,串联起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工人阶级发祥地”的双重红色基因。今年恰逢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以五卅运动为开端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00周年。值此上演的《火种》,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文艺党课”,更是以艺术的力量,引领观众共同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以信仰之火点燃激情,照亮城市前行之路。
据了解,《火种》2023年10月首演于东方艺术中心。2024年,剧团吸纳多方意见,于3月推出《火种》(精粹版),并深入社区、海岛参与“浦兴月月演”“城市美育日”等文化惠民活动,累计演出30余场。与此同时,剧团先后三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主创团队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多次研讨修改剧本,不断打磨调整,精益求精,修改版《火种》于同年5月登陆宛平剧院,并作为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闭幕大戏在盐城演出,舞台呈现与音乐编排获观众好评。2024年10月,《火种》入选上海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演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国庆演出季,在宛平剧院连演两场,带领观众重温红色上海往事,一起“去追寻那一束光”。
青年报记者曾多次看过《火种》,每一次都惊喜地发现该剧又有了新的变化和突破。7月1日晚上演的《火种》,虽然在剧情方面没有太多修改,但是演员的精神面貌显然是饱满的,尤其是主演邢娜对剧中主角火凤的塑造显然更加完善和深刻。在革命陷入低谷,亲朋和工友惨遭反对派枪杀,自身陷入绝境之时,邢娜的那一段酣畅淋漓、沁人肺腑的演唱,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不屈和顽强,令人动容,撞击着人心。
记者看到很多观众在此时留下热泪。在演出结束后,有多名老党员对记者说,演得真好,《火种》剧情真实还原了历史,这让人们想起父辈讲述的革命往事,催人奋进。应该说,《火种》汇集了上海淮剧团最精锐的创作力量。由多位业内实力派艺术家、8位一级演员主演以及众多优秀青年演员共同组成的强大阵容,以扎实深厚的唱功、沉稳精湛的表演,将工人起义从组织策划到联合抗争的关键场景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舞台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同时作为国家艺术基金 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戏曲院团自媒体开发运营与创意传播人才培训》思政第一课的核心内容,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的硕博研究生,以及全国各院团的新媒体负责人等50余人观看演出,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青年观众对传统淮剧与现代叙事的融合非常感兴趣,表示用地方戏曲承载革命题材,既有新意又有感染力。
据悉,作为2025年上海红色文化季及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重头戏,《火种》后续还计划开展更多公益及惠民演出,持续为沪上及更广大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艺术享受与深刻的精神滋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