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数字游民团支部成立,打造新兴领域青年人才入乡创新实践新样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7月4日,全国首个数字游民团支部——共青团上海漕泾数字游民支部委员会在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正式成立,成为凝聚、引领和服务数字游民这一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组织阵地。这一举措也是探索“青创入乡”助力乡村振兴,打造青春样板格,助力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去年8月,以金山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正式开村。作为聚合青年的前沿阵地,数字游民国际村以共享办公空间、青年驿站等配套设施为依托,为数字游民提供了“拎包入住”的物理空间。数字游民们在这里享受着边工作、边度假、边学习、边生活、边创业、边交友的“六边形”生活场景。今年5月,“网格正青春”金山团青助力网格治理行动启动,数字游民国际村所在的漕泾镇第二综合网格成为首批“青春样板格”,致力于打造“青创入乡”新样板。6月27日,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党支部成立,同时也是全国首个数字游民党支部。6月以来,按照团市委部署,金山区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推进新兴领域团的建设“两个覆盖”工作,基层团组织积极行动,在党组织的指导支持下,全面排摸底数、突出重点建团。在数字游民团支部成立仪式上,团金山区委现场向首批数字游民代表赠送了“数字游民服务包”,由人社、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团组织组成的“青春助企服务团”将提供包含创业、购房、企业“点单式”合规指导等方面的实用政策资源,为有创业意向的数字游民提供组团式服务,助力青年扎根漕泾发展。
与此同时,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法律服务团也正式成立并现场举行聘任仪式。华东政法大学团委副书记刘亮表示,依托水窠里·大学村,这里既有思政教育资源,也有需要法律资源服务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是一个供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较好选择。这支由高校法律专业力量组成的团队,将常态化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合同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为数字游民及在地青年创业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也是“产教融合”服务青年的生动实践。
据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团支部书记夏沁怡介绍,新成立的漕泾数字游民团支部承载着打造“青创入乡”新样板的使命,以“青年入乡、人才兴镇、产教融合”为主线,着力构建“思政实践+乡创孵化+数字治理”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为数字游民群体打造集政策咨询、社群链接、能力提升、乡创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增强新兴领域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来,漕泾镇团委将充分发挥全市首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市委党校和市团校“双挂牌”现场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立足数字游民需求,联合第二综合网格,共同打造“泾彩乡青格”品牌,将团区委各类引才、引智项目资源下沉,为网格治理和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年创新思维与活力。
当天,在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逐梦鑫启航 凝聚 ‘新’势力”青年开放日活动火热开展。作为青年人才来金山区实践实习的首站,近60位2025年“金种子”来金实习大学生们通过沉浸式参访水库村村史馆、两山馆、在水一方、数字游民图书馆等地,深入感受漕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产业发展脉动,促进大学生群体深入了解漕泾、融入漕泾,为区域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