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当断亲的年轻人遇见“宇宙舅舅”,会怎样?
2025-07-08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同时照顾16个外甥是什么样的体验?

重庆舅舅龚玲军,人称“宇宙舅舅”,这个夏天又迎来了一年中家里最热闹的时光。16个外甥如同归巢的雏鸟,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家。今年暑假,这支“童子军”规模再次扩大——新增两名重外甥成员,队伍壮大至19人。

一边是现实版“家有外甥”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一边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过年不走亲戚”,执着于“断亲”。这种真实的人间百态,让人不由细思:难道亲情真的如评论区所说,成了“四室两厅”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吗?

歌手周杰伦在《外婆》里唱:“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这话其实是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声。所谓“断亲”,并非年轻人不要亲情,而是疏于与非直系亲属的表面往来。他们“断”的是长辈攀比的谈资、是充满偏见的打压和轻视,想要的是能一起做饭、一起疯闹、一起欢笑的真实陪伴。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要亲情,反而渴望拥有相互体恤、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在外漂泊时能停靠的温暖港湾、受伤时能依靠的坚实后盾。

当然,这种纯粹的亲缘互助也有现实困境。每日千元开销、六万元的暑假总支出,舅舅、舅妈在菜市场和厨房之间的奔波,都是“甜蜜的负担”。但正如网友评价:“人这一生能记住的,从来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那些热热闹闹活过的夏天。”

当大家经常只是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冒个泡时,实体空间里的真实拥抱更显珍贵。龚家用短视频记录成长,也让传统家族文化在数字时代获得新表达。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恰恰证明了亲情的核心从未改变——它需要包容、体谅和温柔以待,是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共建共享。

家庭是多元化的体系,需要不同成员以各自的方式参与。龚家的二姐资助孩子们考驾照,祖辈也会无偿协助带娃,这些“亲缘互助”的细节都在诉说:暑期不仅是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更是全家共同创造记忆的时光。或许,这才是对抗“断亲”的良药——不是刻意维系形式,而是让亲情自然生长在每一个共同度过的夏天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