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爱心冰柜需要一把自律之锁
2025-07-09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炎炎夏日,一些爱心人士与企业会自发设立“爱心冰柜”为户外工作者送上免费冷饮。暖心故事上演:外卖小哥喝完一瓶水后,隔天悄悄补上一箱;市民特意驱车送来五箱饮品……善意如同涟漪,在人群中层层扩散。但近日,一些不文明现象被曝光:某地“爱心冰柜”连续三天凌晨遭同一男子搬空;爱心商户拍视频痛斥有人贪婪地将冷饮塞满袋子带走……这些行为,让“爱心冰柜”成了映照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

“爱心冰柜”遵循按需取用原则,本质上是一种对特定人群的善意关怀。然而,那些贪小便宜者却以“不拿白不拿”的行为,践踏了爱心人士的善意。这种行为并非源于物质匮乏,而是精神世界的贫瘠。当有人将本为特定人群提供的关怀,当作随意掠夺的“战利品”,其背后扭曲的价值观,远比几瓶饮料的损失更令人担忧。

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提议通过扫码限领、专人值守等方式加强管理。但这样做,无疑会让原本简单纯粹的公益变得繁琐复杂,并加重管理负担,让原本温暖的“举手之劳”变得难以为继。一家公园曾有匪夷所思的一幕,湖边一个救生圈被铁链条缠在栏杆上,并配有一把挂锁。原来此前救生圈一直被盗,园方不得已采取“假锁”障眼法,实则可解下来。这背后令人深思的,正是公益的两难困境:过度限制会违背善意初衷,放任不管又会导致公益受创。

当善意缺乏维护,“假锁”无疑是一种折中方法。“爱心冰柜”同样需要一把“假锁”,便是人们心中无形的自律之锁。冰柜的温度可以随意调节,但城市文明的温度,却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考验,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叩问。只有当每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依然坚守自律,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现代文明的温度。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场爱心接力中,贪婪索取的人只是少数,更多人选择用行动传递温暖。那个曝光不文明行为的商户,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捐赠。虽说从善如登,但爱心的力量却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当唾手可得的爱心馈赠与克制的文明自律达成共振时,这或许比冰柜里的解暑饮料更让人回味无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