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艺术选拔传习“小民星”,将与海派评弹名家同演
2025-07-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7月13日下午,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热闹非凡,由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主办的海派艺术传习“小民星”选拔展演在这里举行,30多个由6-15岁的青少年所带来的精彩节目轮番登场。据悉,优胜者将加入到8月的海派艺术传习营排练中,与海派评弹名家、钢琴家、交响乐演奏家等不同领域艺术家们共同排演新剧“问月·九歌”多媒体融合评弹新唱。

由虹口区红旗小学五年级学生吕韵薇所带来的评弹说唱《红领巾闪红光》让人耳目一新。“我是在两年前加入到上海少年说唱团的,这次被学校推荐,前来参加活动,感到非常荣幸。平日里,除了那些经典的评弹作品外,许多新创作的节目也很受我们小朋友的欢迎,比如《红领巾闪红光》就是由刘敏老师创作、徐世利老师编辑的,我特别喜欢,所以将其作为了今天的表演曲目。”孙佳昵是浦东新区观澜小学二年级学生,带来的是朗诵《白墙上的黑手印》。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平日里的兴趣非常广泛,希望她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继续努力、不断深耕,通过今天这样的活动,也让这颗种子扎得更深了。

打开今天的节目单,记者发现除了评弹之外,还有朗诵、京剧、沪剧、舞蹈等等,这样的安排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表示,本次活动旨在立足海派文化土壤,以艺术传承为内核,发掘青少年艺术潜力,推动评弹等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在鼓励青少年参与传统评弹演唱的同时,也在尝试将评弹与戏剧、声乐、舞蹈、表演等多元艺术融合,通过舞台展示形式,构建亲子共享的艺术体验场景,推动“社会大美育”理念普及,为青少年搭建从参与者到传承者的成长桥梁。据介绍,本次活动分“小民星”选拔、海派艺术传习营排练、中秋双舞台展演,通过三阶模式推进促进传统评弹艺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使非遗评弹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两年前,上海评弹团“海派评弹研习所”在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挂牌,并陆续上演评弹跨界文学名篇的评弹新调演绎,在各类文创集市、艺术展览中进行多主题的评弹跨界演出。高博文表示,今年,会将目光聚焦于评弹的创新传承,打造诠释既延续曲艺血脉、又融通传统与现代的“新评弹”,不仅是对评弹本体美学的重拾,还通过曲艺形式的创造性转化,成为重塑传统艺术文化自信的关键路径,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接触了解曲艺魅力,传承发展曲艺艺术。

据悉,“问月·九歌”多媒体融合评弹新唱将于今年中秋期间登陆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石库门弄堂实景剧场与上海音乐厅,突破传统表演形式,打破艺术边界,以双舞台呈现百年海派弄堂与专业音乐厅的时空对话,再度开启海派文化传承的破圈之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