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队伍首次加入“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
本周末,企业精英、俱乐部和医护、消防人员纷纷脱下工作制服换上赛艇运动服,齐聚苏州河畔,参加上海之夏2025“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10个城市近400名赛艇爱好者,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士组成36支赛艇队伍悉数亮相。不同以往,今年赛事新增设了青少年队伍。
在近四百名中外桨手的击水声中,普陀区少体校赛艇队教练常勇平带领的普陀区少体校学生队伍一共获得了1金2银1铜。提及培养的秘诀,常勇平坦言最难的不是培养,而是招生选才。他认为,每次比赛都是一次让大家看见这个体育项目的机会,“当赛艇越来越融入市民生活,他们挖掘和培养赛艇年轻运动员的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
今年“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一共设置青少年、大师、大学三大组别,37个竞赛项目覆盖单人双桨到八人单桨,首次有超过百名青少年在苏州河上划桨竞速。
此次比赛,普陀区少体校赛艇队参赛队伍获得了U15女子四人双桨项目第一名、U15男子四人双桨项目第二名等优异成绩。普陀区少体校赛艇队队员陈彦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以往参加同年龄段的竞技比赛不同,自己在此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国籍的桨手,“参加不以成绩为目的的比赛,感觉氛围会更加轻松、热闹”。
“我们对结果没有任何期待,此次比赛只是一次练手的机会。参加此次比赛是希望帮助没有参赛经验的队员找到比赛节奏,感受比赛的氛围。”教练常勇平也表示,他们下一阶段的目标是能在上海市青少年锦标赛和上海市运动会中拿下第一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刚比赛结束,他们下午便又开始了训练。
作为全市为数不多的赛艇校队,普陀区少体校赛艇队自去年3月份组建,不到一年时间,普陀区少体校赛艇队伍“从0到1”,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赛艇、皮划艇比赛第二站中取得3金1银2铜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成绩源自我们平时的训练。”教练常勇平介绍,在比赛之前,队员们经常一放学开始训练,月上树梢后仍在训练。
教练常勇平指出,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为上海市培养后备人才。不过,由于队伍仅成立一年时间,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他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为此,他也一直在寻找选拔赛艇人才的机会。除了到部分学校选拔和跨项选材,他也开通了自己的视频号向大众宣传赛艇这一项目。但“效果有限”。他认为,赛艇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首先是扩大该项目的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而参加比赛是一种比较好的宣传方式。
“让15岁少年和60+达人都能在母亲河上同场竞速,可以形成‘看得见的多元’和‘碰得上的开放’。”普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带动市民的观赛热情,扩大赛事的传播度,此次赛事现场首次上线了数智观赛平台。借助NFC与二维码技术,观众可实时查看桨频、配速、风流速等数据,并由专业解说解读战术变化。“让外行一分钟看懂门道”,赛事技术负责人介绍,平台的数据可回溯到桨手每一次冲刺,为后续训练、赛事研究提供样本,也提供了二次传播的可视化素材。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