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空姐的价值在专业上,不在高跟鞋上
2025-07-14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可喜可贺,如今必须穿高跟鞋工作的职业又少了一个。

7月7日起,春秋航空推行“女乘务员在执行航班期间穿平底鞋”措施,引发了不少人讨论。春秋航空不是唯一这么做的航空公司。吉祥航空现在会发高跟鞋和平底鞋让乘务员自由选择,但在飞机上工作时必须穿平底鞋。湖南航空去年8月1日起就全面推行乘务员穿平底鞋执行航班了。

高跟鞋、丝袜与盘发,曾是空姐的“职业三件套”。若说后者为行动便利,那么高跟鞋和丝袜则更像“美丽刑具”。空姐出身的脱口秀演员嘻哈曾在节目中吐槽:“高空环境复杂,为什么要穿短裙、丝袜和高跟鞋工作?丝袜不保暖还掉裆,紧急撤离时更要脱掉——明知不安全,为何还要穿?”

节目上她举了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在飞机发动机着火紧急落地的情况下,乘务长在90秒的时间内成功地转移了所有的旅客,唯一受伤的人是她自己,因为她要按规定脱下丝袜从滑梯上滑下来。四天后,嘻哈见到了这位朋友,双腿满布伤痕。“如果那时她有一条裤子,她不会受这么严重的伤。”

空姐为何要承受“美丽刑具”?这种规训源于民航业早期的定位偏差。空姐形象曾被异化为航空公司竞争的“软实力”,高跟鞋、丝袜成了“优雅服务”的标配。但事实上,高跟鞋大大增加了空姐患静脉曲张等职业病的概率,让长时间站立变成一种“没苦硬吃”的负担。

职业着装的核心考量应聚焦于员工的安全与效率。空姐的制服应该操作便利,行动自如,在这个基础上考虑美观。万一真到了紧要关头,一个动作迅速、专业冷静的空姐能极大提高我们的生存率。空姐的专业性,体现在急救技能、危机应对与团队协作中,而非高跟鞋的跟高或丝袜的优雅程度。

何为专业?电影《中国机长》里就展现过空乘们在万米高空的生死责任担当。以川航3U8633真实事件为蓝本,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驾驶舱失压时展现出教科书级的危机管理。电影里果断的应急反应,加上那句“请相信我们受过专业训练”,不比脚上穿的高跟鞋更让人有安全感?

实际上,并非只有空姐这一职业面临职业着装与工作便利性的矛盾。银行柜员、饭店服务员等岗位同样如此,无数个“她们”也应当穿着舒适的工作服开展工作。从本质上看,但凡是需要劳力劳心的岗位,都理应配备适合实际场景、能提升工作效率的着装。

在当下,女性群体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向那些有失公允、违背人性与职业本质的不合理规训发出质疑,为自身争取更公平、更舒适的职业环境。今年年初,“孙颖莎让主持人穿羽绒服”的话题登上热搜。主持人杨子畅发文感谢孙颖莎。她表示:“这是我从事主持人行业多年来第一次穿羽绒服上台主持。真的很幸运,我成为了被莎莎的善意关照的女孩。”

真正的专业形象,永远建立在舒适与安全的基石之上。这场航司们的平底鞋改革,看似微小,实则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回归。它提醒我们:职业的衡量标准,不在于是否符合某种刻板印象,而在于能否让从业者在身心舒展的状态下,将专业能力发挥到极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