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双主场”,玩转“票根经济”,2025上海书展迎来深刻变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首次设立“双主场”,强调“票根经济”,突出“溢出效应”。将于8月13日到8月19日举行的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可能迎来近年来最深刻的一次变革。而在青年报记者看来,这些变革将对上海的全民阅读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一 “双主场”
已经举办了20届的上海书展都只有一个主场,就是上海展览中心。但是这次主办方首次提出“双主场+X+N”模式。
这个双主场就是指,在上海展览中心之外,把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也设为主场。按照规划,上海展览中心主场会承担一些传统的图书营销功能,比如设置主题展区、主宾省展销区、实体书店展销区、沪版图书展销区、全国图书荟萃展销区。举办上海书展主题出版研讨会、上海书展阅读盛典、开明出版传媒上海论坛、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广活动、国际文学周等活动。
相比之下,上海书城主场的活动就更时尚先锋一些。在那里将举办阅文十周年IP主题展、书城热门图书IP展、旅游+非遗体验等活动,并联合上海市旅游协会推出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出“书展一日游”经典路线,吸引外地游客与本地人群。
为什么要设两个主场?主办方告诉记者,对读者进行分流是一个考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更为生动的“书香满城”的场景。两个主场,一个在静安,一个在黄浦,可以促进各个主场周边的文旅商体展融合。
“双主场+X+N”模式,“X”指的是各区级分会场和若干实体书店、图书馆等特色分会场,这是过去就有的。而“N”则又是这次书展的一个创新。青年报记者了解到,“N”就是指遍布全市的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挥全市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家门口’的作用、推动上海书展资源下沉一线。”
关键词二 “票根经济”
今年上海书展是在文旅商体展融合的大背景下举行的,因为在破圈方面尤为努力。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展览中心会场展场内,各主要参展出版集团、出版社除了进行图书销售、阅读活动之外,文创产品、“谷子”周边也将是其展销的一部分。并且将在傍晚时分开始,用好喷水池广场、西花园、东花园等场地推出“阅界夜市”。
2025上海书展还将强化与上海展览中心所在的静安属地及周边区的跨界合作,以“票根经济”为杠杆,“小券”撬动“大消费”。今年书展的“票根经济”如何体现呢?相关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凭书展的票根,读者将在书展周边餐饮、停车、住宿等方面享受到各种优惠。
而且书展还会与一些展会进行互动。比如现在火爆一时的“路易威登非凡之旅展”,届时也会设置书架和阅读空间,吸引书展读者前往互动,也可以享受各种优惠。8月17日将落幕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也会与书展开展联动,提出“白天逛书展,晚上看古埃及”的口号。
记者注意到,这种“票根经济”在今年上海书展上将会无处不在。主办方说,即便是打车,也能凭票根享受专属优惠券。
关键词三 “以书为本”
即便今年书展有各种新玩法,但以图书阅读和销售为主的这一点没有改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书展的销售额在全国各书展中是名列前茅的。2024年上海书展实现了近5000万码洋的惊人销售额。这一方面与上海读者热爱读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书展上总能看到优质的新书。
今年书展的一些好书已经提前曝光了。比如中国出版集团重点推出《复兴文库》《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以及“中华经典通识”“中华经典百句”系列丛书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极简上海志》《上海抗日战争史》《精神之源》《刺秦》《不响》《谭其骧学术传记》《满天星斗:探寻中国早期文明》等,届时也会让读者眼前一亮。
还比如,湖南省是今年上海书展的主宾省,今年湖南出版带来《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亲爱的人们》《绣虎少年》《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古物说:文物中的古人日常》《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桃花源没事儿》《时间简史》(普及版)等图书,相信这些图书满载着浓浓的湖湘文化,会给2025上海书展增色添彩。
关键词四 “别苗头”
这是一个书展“内卷”的季节。在上海书展举办的前后,中国也迎来了书展季,虽然是各自玩各自的,但其实也在“别苗头”。而其结果就是,全国书展的水准都有大幅度提升。
《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24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7.15%,人均阅读量超10本,数字阅读连续三年成为市民偏好阅读方式榜首,付费行为愈发普遍。77.96%的市民在过去一年使用过公共阅读空间,阅读融入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城市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而在全民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每年8月定期举行的上海书展功不可没。
这样的局面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生。记者了解到,其实6月、7月和8月是中国传统的书展季,很多地方都会集中举行书展,各出版社和名家都会匆忙“赶场”,形成一道跨越整个国家的流动的阅读风景线。今年最先举办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6月27日则有在苏州启幕的江苏书展。
第35届香港书展7月16日到22日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书展每年的读者都突破100万人,是亚洲最大的书展。南国书香节每年举办的时间基本上都和上海书展重合。2025南国书香节将于8月15日至19日盛大启幕,以“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为主题。此外还有福州书展,以及后几个月举办的浙江书展、天府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等。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书展定位各不相同,有的是针对专业出版机构的,有的则是面向读者,有的则兼而有之,但其推广阅读的目的却是一样的。也就在书展的各显神通之下,全民阅读正在成为现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