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更“年轻化”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实践,年轻一代正以蓬勃创造力推动AI技术突破边界,成为大会最具活力的创新引擎。本届大会青年力量呈现爆发式集结: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达 40%。
大会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赋予年轻人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青年力量挑大梁
优秀论文奖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9岁
国际化、高端化、年轻化、专业化——今年WAIC大会的四大特质中,“年轻化”尤为引人瞩目。
这一聚焦的背后,是人工智能领域新生代的生动写照:本届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共征集到近2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投稿作者群体平均年龄仅29岁,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占比高达79.4%。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大会获悉,本届大会青年力量呈现爆发式集结: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达 40%,构成学术交流与产业实践的核心阵容,全方位释放 AI 领域先锋势能。
全球顶尖的AI青年才俊纷至沓来,沙特阿卜杜拉科技大学自动驾驶博士李国豪等海外青年学者领衔参会;国内阵营机器学习专家朱军、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杨红霞等学术代表,以及智元机器人彭志辉、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戴国浩等产业新锐,形成从基础算法研究到场景化技术落地的全链条青年人才网络。
本届大会吸引了73个国家和地区的1572位嘉宾确认参会,构成历届最具权威性的知识共创阵容:包括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共计12位,80余位中外顶级院士,30余位世界一流高校人工智能院系负责人以及215位产业大咖。此外,企业界阵容同样强劲,涵盖北斗七星、科创八杰、六小龙六小虎等。
今年大会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赋予年轻人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例如数学之问上,围绕AI底层数学逻辑,探索“Math for AI”与“AI for Math”的双向路径。在科学之问上,大会从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交叉领域探索AI与基础科学的共生关系。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菲尔茨数学研究院、斯梅尔数学与计算研究院等重点机构,重点高校将分别举办论坛,引领行业风向。
三环联动漫游智能城市
观众体验设计AI旗袍、烧制AI茶盏
今年首次提出“WAIC City Walk环游记”概念,以“智能体感”为核心驱动,系统搭建“生活智能内环”“城市服务中环”“产业生态外环”三大应用主环,描绘出人工智能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的生动图景。
生活智能内环,传统展览被改造为AI日常化沉浸剧场。走进核心“WAIC里”主题街区,机器人化身老上海里弄中的技能主角,在文艺站、修理铺、小吃街等场景中,完成打鼓、书法、煮串、剥蛋等高精度操作,呈现复杂任务背后的认知智能、运动智能和交互智能。
应用集市区域,观众可畅游生成式AI、智能终端、AR/VR等体验区,感受虚实结合的生成式AI前沿应用成果。同时,还有专为青少年打造的AI+非遗主题内容,孩子们通过设计AI旗袍、烧制AI茶盏等交互项目深度体验传统技艺的智能新生。另有体操、变脸、舞狮、太极等4天30场机器人快闪秀高能来袭!城市服务中环通过“空地一体化”智慧出行网络,在户外连续4天举办飞碟eVTOL起降、无人机消防与监测等飞行展演;L4级无人出租与无人巴士构成无人接驳体系,提供可实时体验的智慧交通。产业生态外环延伸至浦东、徐汇、杨浦等区域,打造“AI+智慧生活”“AI+智能终端”“AI+都市工业”等多条漫游路线,让AI走进城市地标,形成面向公众的科创体验新图景。
今年的WAIC不仅是思想交锋的高峰论坛,更是人人可感的未来漫游——邀请每一位参与者在沉浸式城市剧场中,亲身触摸人工智能的“真实存在”。
特色活动破圈Z世代
首次设立“菁英会”“思辨会”圆桌辩论
WAIC 2025亦搭建起多元化的交流空间。WAIC青年菁英会将首次设立“菁英会”“思辨会”圆桌辩论,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加州理工、香港科大、清华、北大等中外高校集体参会,在“学术-产业-社群”三维空间中,构建全球青年AI朋友圈。
7月27日“WAIC UP之夜”,围绕“AI有什么大不了”主题,在数字艺术、学术酒吧、破圈对话等多元语境中激发青年群体自由对话,构筑夜间社交文化活力场域。7月28日“创新之夜”,驱动和顶尖投资人与潜力初创碰撞,遇见未来独角兽。此外还有《2025 中国・AI 盛典》,汇聚全球顶尖 AI 技术,让公众感知AI魅力。
在这场属于时代青年的创新长跑中,WAIC既是起跑线,也是加速器。它见证着有志青年的登台发声、思想闪耀与成果诞生,也不断刷新着人工智能事业的底色与张力。青年奔涌,科技生长,这座城市以更具包容性的生态、更具连接力的平台,持续汇聚新生力量,赋能创新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