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嘉定揭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作为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战场”,嘉定区始终坚持市区协同“一盘棋”的发展理念,以“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为目标,勇当产业变革的“排头兵”。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智联世界 嘉启新程”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布会上,随着“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的揭牌,《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磅发布。
记者了解到,《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由市经信委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市规资局等部门与嘉定区政府共同制定,依托嘉定区的突出区位优势和扎实产业根基,持续强化产业集聚能级,为市区协同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高地提供“嘉定支撑”。行动方案的发展目标为,到2030年,在嘉定区形成“空间载体布局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智慧设施开放联动、应用场景规模落地”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实现“五个突破”,即空间布局突破、产业规模突破、技术创新突破、基建要素突破、垂类应用突破。
《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秉持“精准施策、务实高效”的原则,聚焦助力传统汽车转型升级、加强数据算力赋能力度、前瞻布局未来增长新赛道三个领域强化政策支持。同时,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围绕5大重点方向、18项重点任务系统布局。在育强链主,壮大规模方向,支持成长型企业培育,对智能网联领域企业实现规模突破的,最高奖励200万元;支持创新成果示范应用,最高奖励500万元;支持产业链攻关和对接合作,攻关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上下游企业首次达成供需合作的最高奖励500万元;推动零部件企业稳定发展,最高奖励200万元。在智驾引领,抢占前沿方向,强化算力和数据供给,鼓励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应用,最高奖励500万元;鼓励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验证,最高奖励500万元每年;打造高能级垂类应用生态,鼓励无人驾驶车辆(装备)示范应用,最高奖励500万元;加快L3、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对L4以上基础车型应用达100辆以上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在创新驱动,多元发展方向,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支持全固态电池产业链研发、扩大产能、增产与集聚发展,最高奖励3000万元;推动甲醇汽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集聚发展,最高奖励500万元。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方向,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并购重组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最高奖励500万元。在生态筑基,厚植沃土方向,支持建立产业联盟和行业组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最高奖励500万元。
发布会上,一系列夯实产业生态的重要举措密集亮相:“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区协同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汇聚上汽集团、上海汽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同济大学、华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等顶尖机构专家智慧,为标准制定、技术攻坚、产业应用提供智库支撑;“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成功揭牌,同步发布“嘉定区5G-A建设重大场景”,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推出《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引领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正式启动“上汽清陶中试线”,为以固态电池等新产品、新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上海国际试车场”宣告启用,提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从核心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验证的全场景检测服务,为产业创新提供充沛研发测试条件。加速完善生态体系,多维赋能产业发展。
签约环节的丰硕成果则有力印证了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强大吸引力:上海国际试车场与沃尔沃汽车、联创电子等6家国内外领军整车、零部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拓展测试场景,深化产业协同;涵盖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技术等关键领域的20个重点项目集中落地,助力嘉定汽车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强化。
嘉定区不仅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试验田”,更是全球创新要素汇聚的“强磁场”。站在发布会的新起点上,嘉定区将深化市区协同,全面融入上海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建设,打造具有嘉定特色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共同谱写汽车强国建设新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