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越中感悟历史,2025虹口区“人文行走”走近淞沪铁路
2025-07-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俞兆良 郭佳瑜

巧手搭模型、数字接力、重走淞沪路……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2025年虹口区“文化三地”人文行走主题系列活动之“探寻工业足迹 重温红色江湾”顺利举行,来自浦东新区建平中学西校、浦东新区万科实验小学、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静安区和田路小学等校的100组亲子团,打卡了明珠创意产业园、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明珠园火车头广场和时光隧道,了解淞沪铁路江湾站的前世今生,学习江湾站所承载的历史精神。

作为上海“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重要区域之一,虹口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被誉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本次“探寻工业足迹 重温红色江湾”人文行走主题线路,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理念,通过探寻虹口的百年工业印记,设计一系列融入数字阅读、AI创作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在享受人文行走乐趣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上海明珠创意产业园是上海市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以数字媒体、文创、科技等企业为主……”在明珠创意产业园二楼的会议室,人文行走企业导学志愿者钱锦朵给亲子团讲解了园区的历史和发展。在“巧手搭模型”活动环节,孩子、家长和志愿者分工配合,拼搭火车模型,在互动中重温铁路历史,于团队协作中感受工业发展的脉动,既延续虹口工业先驱的精神,也在体验中体会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亲子团看到了一块竖立的石碑,上面详细介绍了淞沪铁路的历史变迁。人文行走青少年导学志愿者时陈阳同学落落大方地讲起了江湾站的历史:“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它的诞生和重建,本身就是近代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缩影……”大家聆听着,感受着,抬头望向呼啸而过的地铁3号线,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感油然而生。1876、1897、14.5……这些与淞沪铁路相关的数字也被同学们了解并掌握。

“何家湾站在哪里?”“上局徐段是什么意思?”在明珠园火车头广场,孩子们围着市民导学志愿者王志豪提出了各种问题,王志豪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在“时光隧道”点位,大家终于见到了淞沪铁路铁轨,场馆导学志愿者杨叶茜与杜林雨给大家介绍了淞沪铁路的运行、铁轨的构成等知识。孩子们在这里打卡、留念,参与“铁轨接力”比拼,体验了与铁轨“亲密接触”的瞬间。

浦东新区东昌东校初一(4)班韦志馨同学表示,江湾站那些残存的铁轨,即便布满弹痕,也从未真正断裂,“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前辈们的坚守,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不再退缩的底气”。虹口实验学校二年级叶阡漠同学也收获满满,不光知道了在自己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历史悠久的铁路线,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奖品。

主办方虹口区社区学院表示,为助力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大思政课建设,本次人文行走活动面向百组家庭群体。学院依托虹口“文化三地”特色资源,以线下+线上沉浸式体验的学习方式,讲授人工智能AI知识、铁路科普知识、淞沪铁路历史知识,以人文行走主题学习活动进行课程实践,让家庭成员在共同探索人文的过程中,同步学习各类课程知识,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让人文行走课堂真正移动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俞兆良 郭佳瑜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