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菲尔兹奖得主冠名实验室落地上海,WAIC 2025现场搭建“AI+数学”深度交流平台
2025-07-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

AI会解奥数题吗?人工智能数学能力如何?基础科学与前沿学科能碰撞出哪些火花?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迎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的高端论坛。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菲数中国主办、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和上海东浩兰生威客引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盛会,在AI技术与数学研究进入深度交织的新阶段,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搭建了关键对话平台。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商汤科技、阶跃星辰、MiniMax四个基础大模型现场解题竞赛环节,以及围绕“AI是数学家的对手,还是助手”的思维争辩,让这场论坛变得妙趣横生的同时也引得全球观众的关注。

  ◆  四大人工智能大模型现场解答奥数题  ◆  

活动现场,菲尔兹奖得主的深度参与和四大本土模型解题竞赛环节成为最大亮点。为考验AI的深层推理能力,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教授为论坛特别选题、命题,其团队联合欧洲、日本数学家聚焦几何与代数的交叉难题,为AI精心遴选了数道题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商汤科技、阶跃星辰、MiniMax四家机构的基础大模型一道解题,大屏幕实时展示AI推理过程。

当人类充当起了数学考官,AI作为考生开始解答奥数题,其数学能力水平究竟如何?丘成桐教授的命题引得台下观众屏息凝神,一探究竟。

最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Intern-IMO系统成功破解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首题,通过自然语言推理完成几何构型分析与归纳证明,获IMO官方打分员认可——该模型数学直觉比较出色。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更通过图文混合输入,分别以坐标计算与辅助线构造两种方法求解平面几何题,展现多路径推理能力。

阶跃星辰模型则在不等式证明中展现“工具调用”能力,当自身代数计算出错时,主动借助外部工具验证并修正思路,最终完成形式化验证。MiniMax的M1解答本来的问题之后,还正确回答了“条件减弱后,结论是否成立”的问题。

人类运用AI来解数学题的案例已颇为常见。但就AI与数学的关系问题,数学家与大模型团队在圆桌论坛上展开了一场深刻的思想交锋。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员郑凡介绍,AI已实现对复杂几何题分步拆解,模型通过分类讨论可排除不可能情况,最终锁定阳光线数量规律。商汤研究院执行总监张伟现场展示了日日新大模型对学生错误解答的批改过程,他认为,这一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复旦大学印佳教授进一步指出,该模型不仅可以发现、指出学生计算过程的失误,还能追溯逻辑漏洞源头并进行更正。

  ◆  首发两大国际实验室以期AI破解世界难题  ◆  

为了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培养AI帮助数学家解决尚未解决的难题,从而实现数学家和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菲数中国已于去年9月落户普陀海纳小镇数字创新中心。在菲数中国的推动下,活动现场,Hitchin–Ngo实验室与 Fefferman 实验室正式揭牌。

这两个菲尔兹奖得主冠名实验室,均为西班牙数学科学研究所在普陀成立平行项目实验室。前者将攻关镜像对称等前沿问题,探索几何与物理的深层联系;后者则致力于用AI破解流体力学奇异性难题,助力天气预报与湍流模拟。

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表示,菲数中国的全球科学家智库与上海高校资源互补,将成为辐射亚太的高水平科创平台。“开展平行先试是一种有益探索,可引导菲尔兹奖、图灵奖获奖者等柔性加入,帮助普陀乃至上海搭建引入全球“数学+AI”顶尖人才的平台”。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中外学生“结对”仪式,10位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国际高校,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上海及沿沪宁高校的数学和AI专业学生携手,将围绕“AI辅助形式化证明”数论问题的机器学习探索 等课题开展联合研究,形成“本土培育+国际交流”的人才培养闭环,为全球数学智能领域储备青年力量。

对于此次论坛聚焦AI与数学交叉领域的前沿动态,作为数学家的徐宗本表示十分激动。“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是架构设计还是对AI系统评价,都需要借助数学。不过全球目前主要以工程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此次论坛是触动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的重要契机。”他指出,上海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学相结合方面“开了一个好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