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海派文化的活力!“上海日”闪耀纽约
DJ静音Dicso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今天仿佛穿越到了地球另一端的上海。”纽约当地时间7月26日(北京时间27日),从未到过上海的纽约人弗洛姆,沉浸在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举办的一场艺术盛宴中,全方位感受了上海的文化。当天从午后至深夜,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在纽约掀起文化热潮,从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剧《白蛇》到游戏《明日方舟》的音乐,从海派剪纸到潮流街舞,10余场活动吸引了2万人次的观众,让海派文化完成了一次世界级的亮相。一系列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可观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刷新海外观众认知。
魔都游园会现场照片
※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
大卫·寇克剧院内,上海大剧院原创舞剧《白蛇》海外首演震撼全场。首次亮相于美国,舞剧在音乐、舞美、服化等方面全新升级——以“节气”为灵感的音乐,让传统民乐与西洋乐器、电子音效相互对话;以大钟、方圆等极具象征意味的视觉符号,呈现空间变换和角色内心,别具东方舞台美学;西方芭蕾、中国古典舞、现代舞交融呈现,实现了跨舞种的创新对话。艺术总监谭元元携“梦之队”主创主演阵容,将足尖芭蕾的优雅、传统水袖的韵味、充满江南烟雨诗意的舞美设计,在美国文化地标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舞台上完美呈现,古老传说又一次焕发新生。这部“上海出品”以其精湛的艺术呈现与国际舞台同频,向世界清晰传递了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的卓越水准。
大卫·鲁宾斯坦剧场前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大闹天宫》带领观众追随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英雄孙悟空,乘筋斗云翱翔万里,在充满瑰丽色彩和东方神韵的动画世界中遨游,感受中国动画艺术的隽永魅力。亲子场域里,上海民族乐团用唢呐、琵琶等奏响《国乐中的十二生肖》,“牛先笙”“猴来锣”“贪音蛇”十二幅明快艳丽的水墨动画随乐起舞,引得美国孩童们争相触摸民族乐器的温度。
《国乐中的十二生肖》现场照片
夜幕下的花园化身“上海文化体验馆”——非遗摊位上,剪刀于纸端灵动起舞,盘扣于胸前婉约绽放,毛笔于纸间挥洒自如,海派旗袍讲述着光阴流转,乌泥泾手工棉演绎着今天的时尚,龙华禅意素点散发着江南的醇香,老凤祥珐琅让欧洲宫廷花园的美景在传统掐丝技艺下凝结为流光溢彩的珐琅糖果盒,海派京剧大师“国潮朋克”戏妆格外受到热捧,引得纽约时髦男女们争相试妆定制款京剧脸谱,而一旁的徐家汇书院则以书香为墨、创意为笔,将海派文创凝练于方寸之间。
※ 感受现代潮流都市的律动 ※
从下午六点半起,户外空间越夜“乐”动听,属于上海的摩登韵律、创新活力轮番登场。
达姆罗什公园奏响“上海出品”《明日方舟》特别演出的澎湃乐章。《明日方舟》自上线以来圈粉无数,其线下音乐会品牌“音律联觉”更曾斩获HMMA好莱坞音乐传播奖。此次演出曲目是从600多首原创音乐中精选而出,均是由来自全球、屡获国际大奖的音乐人合作制作,如此次特别安排的《明日方舟:终末地》——《宏山曲》就是由英国知名作曲家加雷思·库克(Gareth Coker)亲自改编及制作。融合电声、民乐与弦乐的游戏音乐,恢宏热血的演绎,让观众仿佛置身游戏世界。
《明日方舟》特别演出现场照片
作为纽约夏季最受欢迎的户外艺术空间之一,中央舞池则成为夏夜激情的释放地。七位平均年龄14岁、屡获国际顶级赛事奖项的中国新生代舞者闪亮登场,以霹雳舞、机械舞、嘻哈舞展现喷薄而出的青春能量。中国舞者与纽约当地舞者之间的“斗舞”火花四溅,少年舞者们专为“上海日”奉上的风靡全球的热舞《大展宏图》引得现场观众即兴起舞;“爵士小号诗人”李晓川用原创作品架起东西方音乐桥梁,诠释“中国声音”的无限可能。夜色中,“静音迪斯科”让数百名观众在耳机隔绝出的音乐世界里自由律动,开启一场“跨时空旅行”。二胡、琵琶与电子贝斯共舞,上海弄堂的吴侬软语与曼哈顿的摩登节拍相和,京剧的铿锵锣鼓碰撞嘻哈的颠覆性狂欢,每一位观众用心跳见证新中式美学与西方潮流如何“无声胜有声”。
“游戏音乐、街舞……这些都是深受世界各地青年追捧的流行元素,我很高兴看到这些精心策划的演出内容受到纽约观众的喜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
街舞表演
这一天,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所见所闻所谈皆是“上海”。随处可见的陆家嘴天际线、豫园剪影等视觉元素,广受热捧的30款“上海日限定”文创产品,共同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上海印象”,提升了此次活动的标识度和影响力。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总裁兼首席行政官真理子·西尔弗在深度体验“上海日”后,忍不住感叹:“艺术在不同文化间架起桥梁,而今天的合作只是个开始。”
当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灯光渐次熄灭,“上海日”带来的文化共振仍在延续。这场在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绽放的文化之约,用“以艺通心,以文化人”的力量,为中美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谱写了动人的新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