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案例集中亮相,“宜商黄浦”开放日揭开一流营商环境密码
2025-07-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7月31日,黄浦区新晋地标外滩FTC内气氛热烈,“宜商黄浦”主题开放日暨黄浦区2025年“政府开放月”启动仪式在此举行。这场活动不仅拉开了黄浦区“政府开放月”的序幕,更通过优秀案例解读、实地探访等环节,全方位展现了黄浦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创新实践。来自企业、内容创作者、营商环境体验官、营商合伙人等近40位代表,共同见证“政府开放月”启动,深入交流“宜商黄浦”建设的最新进展。

38场活动架起政企“连心桥”

作为上海“政府开放月”第五年的重要活动,黄浦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主题,策划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后,8月,黄浦全区各部门将接力开展38场活动,涵盖政策解读、政务体验、政企对话等,让企业和市民既能近距离感受政务服务实效,更能直接参与涉企政策的优化过程。

“我们希望通过阳光政务,让公众看到政府工作的实际成效。”外滩FTC运营方黄浦科创集团在活动上进行了项目推介。外滩FTC作为最新建成的服务载体,正是“宜商黄浦”的鲜活展示窗口,此次邀请各界代表走进这里,就是为了让“优化营商环境”从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体验。

三大标杆案例解码“黄浦样本”

活动中,专业机构中经社对黄浦优化营商环境的三大优秀案例进行了解读,这些入选“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的典型样本,从三个维度展现了黄浦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系统性创新。

如“演艺之都·包容审慎”案例聚焦“演艺大世界”建设,创新推出剧本智能审核、信用管理模式。通过区街联动优化文商旅融合生态,比如在剧本审核中引入“联排预审”服务,建立初创剧本审看机制,既保障内容合规,又为文化创作留足空间,让演艺产业在规范中焕发活力。

“和美五里·产城融合”案例,作为中心城区服务科创的典范,五里桥街道构建了“1+3+5+x”营商服务体系,打造“智造家”“创享家”等服务阵地,将科创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吸引多家头部企业落户,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的良性互动。

“双无监管·智慧精准”案例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模式。通过“企易注”系统让企业登记“零提交”,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减少检查,同时对高风险领域开展跨部门精准监管,既让企业省心经营,又守住监管底线。

“在黄浦当营商环境体验官,更像做‘啄木鸟’——既要发现问题,也要帮忙治病。”首届上海营商环境体验官、来自外企德科的李琰分享了自己的履职经历。她回忆起在政务大厅帮办时,见证跨省通办如何让企业少跑腿;在协调装修审批时,看到政府部门主动对接各环节,快速响应解决了企业难题。“这种‘速度’和‘温度’,正是黄浦营商环境的魅力所在。”

从“路线图”到“服务包”全方位赋能

活动现场,外滩街道发布了两条“营商漫步路线”:“漫步外滩·星级推荐”路线串联历史风貌与金融地标,“漫步外滩·FTC生态”路线则聚焦内容创作与金融科技企业,让漫步成为感受黄浦营商活力的新方式。

活动现场,“外滩FTC一站式服务包”正式发布。这份“服务包”整合了营商政策指南、融资服务、“黄浦创卡”权益等资源,将分散的政务服务信息、惠企政策工具及前沿金融科技资源进行系统集成,让企业实现“一包在手、政策尽览、资源直达”。线上还配套“内容创作者政策合规服务平台”,提供AIGC合规指引、版权保护等专业服务,通过“七大智服引擎”全面优化企业办事体验。

黄浦区委网信办、区政务服务办、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办等部门负责人向金融科技企业、内容创作者代表现场派送了首批“FTC服务包”。启动仪式后,嘉宾们实地探访外滩FTC,在这座焕发新生的历史建筑里,体验智能政务终端、了解新业态服务流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