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赵丽宏亲自上台演绎,上海歌剧院力作《复兴的大地》将再度唱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中国,请在中国落户》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写的,那还是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看到国家的变化当时很激动,就写了这首诗。”8月15日,上海歌剧院原创力作《复兴的大地——献给新时代的交响诗》将亮相U12剧场,受邀担纲诗词创作的著名诗人赵丽宏,也将亲自上台朗诵作为音乐会序章的这首名诗,8月8日,他在和主创们一起排练研讨后告诉记者,“这部作品我写得非常认真,也很高兴看到自己的文字给音乐家一些启示,能够让他产生灵感和激情,谱写出好的旋律。”
《复兴的大地》特邀赵丽宏担纲诗词创作,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灏与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共同谱曲,曾作为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开幕演出亮相。
此次二度亮相,许忠、赵丽宏以及导演、上海歌剧院副院长黄景誉、朗诵艺术家方舟等主创,也再度深入研讨,并修改调整了部分段落,力求通过更具感染力的诗词意境与音乐语言,生动展现上海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蓬勃气象。
作品在序章《春天,请在我们中国落户》的引领下,经由《大地的梦想》《水珠与湖泊》等八个乐章铺陈出一幅“春暖大地、盛世花开”的时代长卷,生动唱响上海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谱写而成洋溢着激情和理想光芒,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雄心壮志与坚定信念。
院长许忠表示:“此番《复兴的大地》修改打磨再度上演,正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艺术实践。针对总书记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特别关心与期待,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抢抓机遇推进科技创新的指示,对持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嘱托,我们都将在对应篇章仔细斟酌,各篇章之间的衔接也会有所调整,希望以如椽的艺术之笔,更充分地展现上海排头兵的姿态与先行者的担当。以优美的音乐、铿锵的演唱、激情的朗诵,抒发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道路上的深切情感。”
上海歌剧院乐团排练厅内,几位主创们热情满满。研读推敲诗句的情感,反复斟酌朗读的分寸,钢琴音乐跟随诗文的韵律、节奏与情绪流淌。序章《春天,请在中国落户》的三十行诗乐,就这样几位艺术家的灵感碰撞中,在许忠的弹奏和赵丽宏、方舟的朗诵演绎下,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院长许忠盛赞,这首诗“是一首超越时间、极具生命力的精彩诗作”。为了此次的再度上演,他几个月前专程拜访了赵丽宏,“在他的书房里感受他的艺术人生,灵感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我为这段序章全新创作了钢琴版音乐并将现场演奏”。他表示,新一版的呈现“无论音乐还是词文,都会以更鲜活生动的艺术表达,道出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志气与信心;以更加波澜壮阔的乐音与细腻入微的笔触,让观众们真切感受到上海这座红色之城日新月异的生机与魅力,激发出源自内心、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值得期待的是,赵丽宏将与方舟共同朗诵这段名篇。赵丽宏说:“后来再回头看这首诗,我仍然觉得它很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年轻人在改革开放最初时的心情,今天读,我也依然会被其中的诗句感动。”他表示,多方的共同创作赋予了诗作更多的可能性,“许忠院长为音乐注入了灵魂,听到钢琴声响,再听到方舟的朗读,我也一下子非常感动。我是一个上海人,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是几十年城市变化的见证者,对城市有着浓厚的感情,我的生命记忆也跟这片土地连在一起。用文字写出来,只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复兴的大地》导演黄景誉表示,这部作品首演后获得了不少奖项,上海歌剧院也在持续探索“如何让这样一部讴歌新时代的作品走进更多剧场和场域,走到更多人民大众中去”的课题,“持续打造原创力作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为时代发声的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