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智能网联出租车后台“大脑”
2025-08-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随着锦江出租与小马易行联合的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运营后,下周,强生出租与赛可智能联合的智能网联出租车也将正式投入运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8月12日来到临港,直击智能网联出租车后台“大脑”。

  体验    限速60码平稳行驶  

在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域内,路上跑着不少智能网联车,这里相对来说路况较好,很适合无人驾驶车辆“上路”练手。

记者打开强生出租“致行智联”小程序,具体操作跟网约车差不多,临港一共设置了58个主要停车点。记者从海立方科技园出发,前往上海海事大学,小程序显示2.7公里只需要3分钟。

下单后没多久,一辆黄白相间的智能网联出租车便从400米外驶来。乍一看,它跟普通出租车区别不大,只有车顶上一前一后两个紫色的“大眼睛”彰显出它的智能。车身上还有“智能网联”“沪A·1412试”“示范运营”等字样。

需要提醒的是,想要打开车门,需要先开启手机蓝牙功能。上车后,智能操控转到车载PAD,车上语音不忘提醒记者系好安全带。

点击“现在出发”,车辆缓缓上路,每条道路的限速不同,智能网联出租车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超速。临港主要机动车道限速有30码、40码、60码,智能网联出租车全都储存在“大脑”里,不会搞错。记者所乘车辆行驶的道路限速60码,车速就保持在55码左右,开得不快不慢,平稳匀速,遇到红灯,也会自动停下耐心等待。

强生出租方面介绍说,测试表明,智能网联车很“聪明”,每次出行都是它积累经验的过程。别看它刚才接客时掉头有点“迟钝”,那是因为这个路口比较窄,它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最安全的距离。真正会对车辆造成影响的,并非它本身的技术原因,而是不断变化的道路环境。

对于即将开始的正式运营,强生出租方面颇有信心:临港有不少旅游景点,需要出租车短途运营,智能网联出租车还是会有一定市场。

据介绍,该智能网联出租车起步费是5公里16元,超出起步费后每公里4元,跟普通纯电动出租车起步费3公里16元,超出起步费后每公里2.7元的定价差距不大,而且,智能网联出租车暂不收取等候费。

需要提醒的是,智能网联出租车现阶段只在上午8时到晚上8时提供服务。

  后台    每3辆车配备一名安全员  

走进位于临港海立方科技园的强生智能网联出租车后台,居然感觉有点像游戏机房。只见操控室里摆放着几台多屏显示屏,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屏幕。大厅里有3台模拟驾驶台,95后安全员小蔡正坐在驾驶位上手握方向盘,对着屏幕远程驾驶车辆。

“车载监控可以拍到车内车外多个视角,便于我们后台操控。”小蔡告诉记者,一旦车辆发生意外,自动停下3分钟后,后台安全员将立刻接管。因此,后台安全员也必须具备出租车或者网约车的驾驶员运营证。

据透露,目前每天大约有五六名乘客体验强生智能网联出租车。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生过需要安全员临时接管的情况。

记者从市交通委方面获悉,此番拿到示范运营证的出租车企业除了强生出租+赛可智能、锦江出租+小马易行,还有大众出租+百度智行、享道出行+赛可智能,它们也将陆续启动正式运营。全市4家出租车企业将投入20辆智能网联出租车运营。每家出租车企业收费略有差异,但都会参考全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定价。这就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将从示范应用正式进入示范运营阶段。

此次示范运营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获证车辆可以在浦东新区及临港新片区相关区域开展“主驾无人”示范运营,此前上海已有示范运营车辆均为“主驾有人”。也就是说,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后,原本车上的安全员都将转到线上,以远程后台监控方式守护乘客安全。

根据规划,浦东将率先全域开放自动驾驶,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并联通本市四大测试区域。

  乘客    一旦发生事故怎么办?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智能网联出租车,乘客最大的担忧莫过于:一旦发生事故怎么办?

记者获悉,浦东有相关立法优势,对此早已明确。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开展创新应用期间,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企业应当立即暂停车辆运行、开启危险警示装置,报警并视情派员现场处置。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在开展创新应用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进行处理。

如果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害,依法应由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承担责任的,由该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所属的企业先行赔偿,并可以依法向负有责任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者、汽车制造者、设备提供者等进行追偿。已经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商业保险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而出租车企业方面,已为每辆智能网联出租车购买了高额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发生三次以上不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违反标志标线指示、逆向行驶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以及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并承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将会被终止该车辆或者同型号车辆的相关创新应用活动;情节严重的,终止有关企业的相关创新应用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