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验赋能儿童成长,杨浦推出社区共治探索新路径
2025-08-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

“当快递小哥用结茧的手接过凉茶时,我突然读懂了爸爸常说的‘劳动光荣’。”参与服务的杨浦中学生小林在日志里写道。

青少年公益如何和社区商业结合起来?杨浦做出了示范。这个暑期,杨浦的青少年志愿者化身“清凉使者”,为社区的环卫工人、快递员递上凉茶;变身“循环小掌柜”,拿着问卷走访商户居民,为商场优化服务提供“童言童策”,参与上海杨浦商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杨浦区商贸集团和杨浦区妇联的指导下,创新推出的“阳普邻里·夏日温情传递”公益主题系列活动。

 □ 孩子们化身“循环小掌柜”“小小调研员”和“爱心中医师”

这个暑期,连续四周的工作日中午,“阳普邻里”社区商业品牌下的国和1000、三号湾、双阳和小世界社区商业空间的“爱心小驿站”准时亮起招牌。16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快递员送上凉茶,记录下“您辛苦了”的暖心对话。这场持续20天的公益行动,不仅为户外工作者撑起“心灵阴凉”,更在少年们心中播下社会责任的种子。

同步展开的“童创未来家”职业体验活动,则展现了商业与社区治理融合的更多可能。在“循环小掌柜”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二手商品改造、促销海报设计,在实践中领悟循环经济理念;“小小调研员”们拿着定制问卷走访商户居民,为商场优化服务提供“童言童策”;而“爱心中医师”们制作的驱蚊香囊,既传承中医药文化,又通过义卖为社区基金注入爱心力量。

“孩子回家后主动给我们讲解配药原理,还提醒邻居奶奶香囊要挂在通风处。”参与活动的家长张先生发现,职业体验不仅让孩子收获了技能,更培育了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希望将商业运营、公益服务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为社区居民尤其是‘三新’人群打造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圈。即让商业空间超越交易功能,成为传递城市善意的枢纽站。”上海杨浦商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力欣慰地说,孩子们的变化正是他们乐见其成的。“这种‘公益+文化传承’的双重实践,正是我们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特色路径——让商业空间成为培育未来公民的实践课堂,使社区治理焕发代际共融的活力。”

 □ 打破传统社区交往壁垒,商场保安、保洁员成为“职业导师”

关注新业态从业者、新市民、新青年等“三新群体”,也是此次活动的深层立意。杨浦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青少年服务户外劳动者,搭建起了不同群体情感联结的桥梁;而亲子家庭参与职业体验时,商场保安、保洁员也成为孩子们的“职业导师”,这种身份转换打破了传统社区交往的壁垒。

“我们不仅仅是在经营商业空间,更是在培育社区生态。”张力表示,“通过整合商业资源、政府指导和居民需求,我们构建了‘商业服务+公益实践+儿童友好’的可持续模式。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社区参与,为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贡献更多创新实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