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碉堡遗迹记录淞沪抗战英雄故事!将作为红色资源与公众见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上海市宝山区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曾是淞沪抗战的主战场,留下了许多英勇抗击日寇侵略的英雄故事和历史遗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8月23日从宝山区检察院获悉,有32个记录英雄战斗的碉堡遗迹已经被保护起来,而贡献检察力量的正是该院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公益诉讼办案团队。
有的碉堡遗迹墙体布满弹孔
记者看到,保护下来的碉堡跟影视剧中的碉堡有所不同,有的只是一个砖砌的墙角,形成一个掩体,墙面有不少发射口可供举枪射击,有的墙体甚至布满弹孔,让人眼前浮现出当年激战时的惊心动魄。
其中,聚源桥村碉堡遗迹墙体已经开裂,后续进行了修复。而碉堡上的弹孔不做干预,以保护为主。这些碉堡遗迹均已设置了防护围栏和警示标志。
时间回到2024年6月,一条区内多处碉堡遗迹保护不力的线索引起了检察官们的注意。经初步调查发现,存在碉堡遗迹结构破坏或受损、未核定保护级别的部分遗迹灭失等问题,遂于2024年7月19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就这样,案件落在了公益诉讼办案团队3名检察官和5名助理的肩上。
“据宝山县志记载,宝山区曾有碉堡1351个,但随着城市发展,遗存的碉堡越来越少。目前,被列为区文物保护点的碉堡共计18个,我们通过媒体报道及实地踏勘发现的未列入文物保护点的碉堡有40多个。”宝山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杨春明告诉记者,这些碉堡主要散落在罗店、罗泾、大场、月浦、友谊、杨行辖区内农田、工厂、居民区及沿河地区。
排查过程中,检察官们发现,部分碉堡地处偏僻,寻找准确位置较难,而且都是散落在多个不同街镇,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开展排查工作。
于是,宝山区检察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检察院,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检察系统的“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淞沪抗战遗迹保护专项监督”。通过无人机勘查、走访村居委、查阅文献资料和召开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对区内32个碉堡遗迹、3处纪念牌坊遗迹和5处抗战遗址开展全面排查。
“结果发现,长6.45米、高4.48米的马桥纪念村牌坊位于村民自建房院落内,牌坊水泥横梁被空调外机压占,晾晒衣物的铁丝缠绕柱体,造成柱体流云雕刻破损,厨房排烟口直对牌坊致使其三分之二部分被侵蚀。”排查结果让检察官揪心,“部分埋于地下的聚源桥村碉堡原有结构被破坏,墙体开裂,其他5处碉堡遗迹不同程度存在雨水浸泡、固体废物侵占、堡体周边无警示标识牌及防护围栏,难以区分保护范围等问题,还有4处已确定为文物普查登录点的碉堡遗迹已灭失。”
排查结果表明,这32个碉堡遗迹不全都是淞沪抗战时期的,还有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很有历史价值。
碉堡遗迹将作为红色资源与公众见面
2024年8月5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以宝山区检察院名义依法向行政机关和相关街镇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涉案文物保护监管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未核定保护级别遗迹的保护,对符合条件的文物普查登录点及时申请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行政机关和属地街镇收到检察建议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淞沪抗战文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巡查现场,通过环境整治改善遗迹周边面貌,清除侵占物,设置防护围栏和警示标志,实施重建工程维修损坏部分,对存在问题的碉堡和牌坊遗迹进行了全面整改。同时,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宝山区各类抗战遗址遗迹开展了起底式调查、认定和登记。
2024年10月18日,经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确认已全部整改到位。针对部分碉堡遗迹属于军事设施情况,宝山区检察院与上海军事检察院在原协作机制基础上,联合宝山区人民武装部进一步会签《关于加强维护国防和军事利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和英烈保护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军事遗迹或设施联合巡查和线索移送,凝聚军地检察机关公益保护合力。
同时,为延伸治理效果,军地检察机关以淞沪抗战遗址遗迹为主题,与属地政府等多方主体举办专项调研座谈会;与区文旅局联合推出“四史”学习教育宝山红色研学游线路,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寻访淞沪抗战的历史遗迹,共同感受蕴藏在宝山土地中的红色基因。
“绝大部分碉堡分布在开放性区域,市民游客随时可以参观。”杨春明介绍说,“有些碉堡已经被确立为宝山区的不可移动文物,还有一些是暂时还没有确定文物的保护级别,通过这一次的案件,我们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尽快地对有条件的碉堡遗迹申请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这样可以更加完善地进行保护。”
“这个梅花碉堡旁边还有战争时期的水塔、瞭望塔和防空洞,与园区融合得非常好。”杨春明向记者展示了1876新视觉创意园内的碉堡遗迹,这是去年办案期间志愿者提供的线索。“我们联合区文旅部门、属地政府和园区一起开过座谈会,希望围绕这个碉堡遗迹深入开展一些红色教育。”
如果作为文物保护,这些碉堡遗迹就不能用于社会用途,主要是以参观展览为主。“我们目前正在跟相关的行政机关,特别是区文旅局联合开展保护,设想是否推出打卡地图,制定针对碉堡遗迹的游学、研学线路,宝山的碉堡资源非常丰富,应该加大红色游宣传,欢迎更多年轻人来宝山打卡这些有故事的碉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