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火出圈的工厂游,怎样不流于网红打卡?
2025-08-26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这个夏天,年轻人的周末清单上多了一个反常规选项:工厂游。从科技感拉满的小米汽车工厂,到饮料免费的元气森林生产基地,再到飘散着酸爽气息的柳州螺霸王螺蛳粉工厂,各地工厂游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你或许会疑惑,这不就是学生时代或实习时的“工厂参观”吗?参观枯燥的流水线,听着套路化讲解,最后在门口拍一张集体照交差,能有什么意思?其实那是老皇历了,如今的工厂游,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在元气森林,参观者花25元买门票,即可解锁饮料的智能化生产全流程,体验互动游戏、带走新品饮料,性价比很高。小米工厂如同一座科技圣殿,机械臂精准协作,千吨压铸机76秒成型车身,AI质检系统实时捕捉0.01mm的瑕疵……

凡此种种,精准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理。一方面,作为刚踏入或准备踏入职场的新人,他们渴望打破信息与认知壁垒,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产业全貌、获取系统知识。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又排斥被动式参观,青睐体验感强,可互动、能分享的沉浸式场景。工厂游无疑将这两方面需求完美融合,让年轻人在趣味体验中触摸到产业的真实脉络,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产业实践课”。正因如此,工厂游才会受到热烈追捧,像小米汽车工厂,报名入选率低至0.08%,门票的抢手程度甚至超过热门演唱会。

不过热闹背后也藏着槽点。有的工厂只在参观路线旁设网红拍照点,生产线只能草草远观;有的讲解员对技术问题一知半解,含糊其词。这样的工厂游,实质是把传统的工厂参观改头换面,套上一件“网红打卡”马甲,浪费了年轻人的时间,也辜负了他们的期待。

对渴望“有效探厂”的年轻人来说,提前做好功课就很重要了。查清工厂的核心技术、行业地位与创新亮点,明确自己的参观目标;选择与职业方向或兴趣深度契合的工厂,甚至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在交流环节与工程师或讲解员深入互动。唯有带着思考走进车间,才能真正从制造现场带回洞察。

工厂游火出圈本是年轻人拓展认知、企业展示实力的双赢选择。若能少一些噱头,多一些真材实料,将每一次探厂打造成年轻人职场成长的“微型课堂”,这种将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业态方能走得更实、行得更远。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