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然黄浦江畔“飞”来一群鹅,原来是马修·伯恩《天鹅湖》三度回归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能成为这部作品传承者中的一员,能参与到这部舞剧的历史进程中,太不可思议了。”如今,作为最新“头鹅”的扮演者之一,杰克逊·费什感慨道。8月25日,马修·伯恩《天鹅湖》在黄浦江畔的游船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媒体见面会。只见,高楼林立的浦江两岸,成为“男鹅”表演者的天然背景。剧中舞者们画上标志性妆容,身着极具代表性的天鹅羽翼裤装,化身黄浦江上优雅起舞的俊朗男鹅,将英伦戏剧风情与上海城市亮丽风景线完美融合。
◆ 鬼才编舞巅峰之作重返上海 ◆
自1995年首演以来,这部现代芭蕾舞界的里程碑之作席卷全球,荣获40余项国际大奖,被誉为“重新定义芭蕾的巅峰之作”。曾在2014年和2019年两度来到上海文化广场的“男版天鹅湖”,阔别六年,将于8月27日至31日再次震撼回归上海舞台。当天,《天鹅湖》中各位首席舞者也纷纷现身现场,与现场媒体和嘉宾分享了他们时隔六年,再度携“男鹅”回归上海的激动心情。
英国著名编舞、导演马修·伯恩曾表示:“《天鹅湖》是我一生中的奇迹。它的成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故事基于俄罗斯浪漫经典芭蕾《天鹅湖》改编而成,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和情节梗概,马修·伯恩版本的改编最为知名之处在于将传统的女性天鹅角色改由男性舞者演绎,因此业内人士也常称它为“男版天鹅湖”。
作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托尼奖“最佳编舞奖”和“最佳导演奖”的英国现象级艺术家,马修•伯恩与其团队的创作、改编和颠覆,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诠释经典的可能,也赋予了芭蕾艺术全新的生命力。
2014年,马修·伯恩携男版《天鹅湖》首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连演13场,创下海外舞剧在中国舞台的连演纪录,至今未被超越。2016及2018年,这位英国鬼才编舞又携经典巨作《睡美人》《灰姑娘》而来,铸造出比童话更为神秘的世界,赋予了芭蕾艺术全新的生命力。2019年,男版《天鹅湖》再度回归,以颠覆性的改编,带给观众的惊艳与惊喜依旧历历在目。2024年,马修·伯恩携最新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次回归上海文化广场,让观众看到诠释经典的另一种可能。
提及对于马修·伯恩舞剧品牌长达十年的专注深耕,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元洪直言这份缘分始于《天鹅湖》:“男版《天鹅湖》在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上横空出世,马修·伯恩便声名鹊起,他的每一部舞剧都延续了同一个创作理念——沿袭经典音乐,颠覆传统故事,彰显当代审美与价值观。马修·伯恩为世界舞蹈界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和视角。”
◆ 新世代“男鹅”先锋来袭 ◆
这部作品为马修·伯恩及其新历险舞团赢得了国际声誉,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渴望原创作品与独特剧场体验的新舞蹈观众。
在《天鹅湖》三十周年复排筹备之际,回顾这部作品产生的空前影响,马修·伯恩专注于思考其对未来的舞者与观众的全新意义,这便是“新世代”概念的由来。
问世三十年来,当今许多顶尖演员正是受到马修·伯恩版《天鹅湖》的启发而踏上舞蹈之路。它也持续激励着新一代舞者,而这种传承精神也早已深深植根于新历险舞团的体系中。通过设立“天鹅学院”,舞团专注于培养那些在其音乐学院项目和年度海选中被发掘出的舞者人才,迄今已有30余名“天鹅学院”毕业生在舞团登台演出。而本轮演出的最新一批“天鹅”舞者中,多数正是通过该项目获得了启蒙与成长。
和想象中柔美、温顺、高贵的天鹅不同,马修·伯恩手下的男鹅凶悍、野性、健壮,动作凌厉,干脆利落。演出前,男舞者通常要排练4-6周,并去健身房下工夫锻炼,来保证外形上的要求。
“马修近距离观察和研究过天鹅的行为举止。它的气场很强大,极具攻击性,甚至充满敌意。”“头鹅”扮演者杰克逊·费什笑说,为了演好凶悍的鹅,他要一直跑健身房,让身体维持好状态。
在剧中扮演“王子”的詹姆斯·洛韦尔分享道:“从来没有哪一个版的《天鹅湖》,给我带来如此大的冲击。通常,男舞者都是托举别人的角色。和男鹅共舞时,王子是被托举的那一个,此番感受很不一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