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青花瓷与郑和来一场对话,在晨昏擦肩的寻常巷陌看一个展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杨力佳
当千年钴蓝邂逅数字之浪,在苏州河畔的老仓库启幕;当赤子之心化作笔墨刀石,在闵行的红墙间铭刻历史。两个展览,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科技让静默的瓷器讲述丝路传奇,生活为厚重的历史注入烟火温度。
“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式体验展”启动
郦亮/图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除了运丝绸之外,运得最多的就是瓷器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8月27日了解到,作为上海旅游节的重要展览,“再见青花 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式体验展”在苏州河畔的百空间光二仓库启幕。
青花瓷,这一抹跨越千年的钴蓝,承载着中华文明与世界的交融与对话。而这个“再见青花 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式体验展”则以数字科技为笔,重现永宣青花的艺术风华。此次展览的一大看点就是“沉浸式”,观众将化身文物,与拟人化的青花精灵“小青花”和航海家郑和一同穿越时空,亲历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感受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璀璨火花。
展览分为“青花永境”“瓷韵雅集”“无界青穹”三大展区,结合5G-A、VR、光影互动等前沿技术,打造一场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文化盛宴,让古老青花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青花永境”以沉浸式光影和艺术装置,带领观众深入探索青花瓷的纹样之美与器型之韵。展览精选三种代表性纹样——缠枝莲纹、锁锦纹和云龙纹,通过镜面反射与立体堆叠的设计,让观众在虚实交错中感受纹样的艺术张力。
这一部分中,艺术打卡装置“瓷光纹影”尤为引人关注。作品将明宣德青花的经典器型——宝月壶与盖罐,通过光影技术“活”了起来。第一重光影勾勒器物轮廓,展现明代制瓷的巧思;第二重光影聚焦纹样细节,几何化的植物纹饰如万花筒般变幻,演绎对称与韵律之美。
展览的VR体验区“无界青穹”,是全国首个5G-A超高清大型沉浸式VR体验区。观众将戴上高精度VR头显,穿越回明朝永乐年间,化身青花瓷“小青花”,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之旅。在VR剧情中,观众将跟随拟人化的青花瓷“小青花”,经历从诞生到远航的成长历程。故事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小青花”随船队抵达中东,带回珍贵的“苏麻离青”钴料,却因畏惧风暴而退缩。当伊斯兰工匠巴里尔携金器拟人“小金”抵达中国,小青花在东西方匠人执着精神的感召和艺术火花的碰撞中,终悟自身使命——以瓷为媒,让永宣青花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文化使者。
青花瓷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传播的使者。在展览的文创展区“瓷韵雅集”,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延续青花瓷的艺术生命,让观众将“丝路记忆”带回家。展区汇集了青花主题的茶具、丝巾、文具等文创产品,设计师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赋予青花瓷新的时尚表达。为了让年轻一代更贴近传统文化,展区还设置了DIY体验区,观众可亲手绘制青花纹样。这种互动形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400米红墙,80幅作品
位于闵行区华漕镇的运乐路马路美术馆,不是高墙深院的殿堂,而是晨昏擦肩的寻常巷陌,继获评2024年度“寻美·上海”主题活动优秀线下活动后,成功入选上海市2025年度“文明城区 创建为民”实事项目。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薪火 共追光”第二届华漕先行艺术季开幕暨运乐路马路美术馆红色书画篆刻作品展活动举行。
在运乐路马路美术馆长达400米的红墙上,一共展出了80幅精选书画篆刻作品。据悉,除了少量特邀名家,此次总共收到来自新阶层人士、艺术家、青少年学生、艺术爱好者们的近300幅投稿,创作者以书法、绘画、篆刻的方式再现峥嵘岁月的动人场景。展览旨在将厚重的历史记忆融入市民的日常轨迹,让铭记不仅只在特定的纪念日而是进入平凡生活的点滴之中。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幅油画作品《青东游击队夜袭》,以黑色、蓝色为主色调,生动还原了顾复生带领青东游击队在夜色中伏击敌军的场景。“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查询了大量的史料,对革命先辈的事迹十分有感触,希望以艺术的方式让革命历史场景鲜活呈现,让更多人记住这片土地上的英勇事迹和抗战精神。”作品创作者、上海颜文樑艺术促进会副会长李靖坤表示。
城市美育,串珠成链。为进一步构建城市美育网络,华漕镇还推出了“华漕十大先行艺术坐标”,涵盖运乐路马路美术馆、华漕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华漕林荫湖畔社区、上海海派漆器艺术馆、星环中心、华漕国际社区中心、城市书房华漕馆、王圻故里展陈馆、诸翟学校、诺达双语学校10大各具特色的艺术场地,为居民提供近距离接触艺术、感受美育的多元场景,为华漕建设国际化未来之城注入更持久的精神力量与发展活力。
据介绍,今年的第二届先行艺术季围绕“一场红色展览、一支宣讲队伍、一次研学活动、一次精品巡展、一部原创剧目、一次企业合作、一次主题活动、一场公益拍卖”展开。一支由新阶层人士、学生、社区居民等组成的“培丽宣讲团”宣讲员队伍正服务于红色文化的宣讲与传播,“追光强国志”主题研学活动吸引来自闵行、嘉定、静安等600人次参与,由华漕学校、上海沪剧院合作创编、演绎的原创沪剧《战歌》也即将亮相。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